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web3.0的时代到来了?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18

背景

最近在互联网上发现了一个经常被人提出的词web3.0,这个14年就被初次提起的词。我在朋友圈看到这个词的一瞬间好像穿越回了过去,最初这个概念由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首次提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统网络。但是在2014年,那时候真的就只是个概念。一直在最近我突然又从朋友圈听好友提起来这个词,然后迅速在网络上再次热卷而来,这次web3.0距离我们更近了吗?

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web的历史

web1.0

最早是静态页面的时代,仅仅提供单向的页面内容获取,让用户进行浏览以及搜索,用户只能被动的接受内容。

就相当于一个人在看电视,它是单向的信息传递,你只能从电视接收信息,而不能主动传递信息给电视,让电视修改节目内容(早期的电视,现在的已经可以定制频道等)。

web2.0

这时候就是现在2022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它在web1.0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

web2.0是在2004年由提姆·奥莱理首次提出的,它让每一个用户都拥有了写的权力,所有用户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读写,身份从单纯的读者变成了读者与作者兼具。使得普通用户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布自己的个性化信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任何人都可以在网路上发表属于自己的独特看法,共同生产信息,造就出了许多出名的网络产品,例如博客,自媒体,新闻,各大商城应用,社交应用等。

但是在2.0时代,数据都是集中化的,每个网民的数据都集中在各大网络公司手中,你想要使用某一网络产品的时候,必须在这个网络产品上注册属于自己的个人信息才可以使用,这个信息数据严格来说并不归属你所有,而归属于公司所有。

专注于js加密|js解密的网站 jsjiami.com也是这个时候创建出来的,作者专注js安全领域十余年而打造出来的成果。

web3.0

在web3.0中,相对于2.0最大的差别就是去中心化。

就拿近两年的区块链技术创造的比特币来说,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理念,与将数据存放在单个集中的数据库不同的是,区块链的数据是去中心化的。现在你要去访问某一个应用,首先需要去这个应用注册账号来标记你的身份信息,但是你使用下一个应用时,你在上一个应用注册的身份信息就不能用了。而web3.0的目标就是让你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信息,你可以通过这个身份信息在任意应用上使用,不必再重复的去注册使用。

结语

我个人认为web3.0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还是较难实现的,听起来比较虚幻。可能只是有一次资本家们炒作的噱头罢了。

转载自: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42557858
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