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与设计模式概述1. 前言 嘿,这是《React 中的设计模式》系列的第一篇哦!这个系列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帮
1. 前言
嘿,这是《React 中的设计模式》系列的第一篇哦!这个系列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帮前端的小伙伴们掌握一些常用的React设计模式。这样,在创建组件、复用组件逻辑、拆分组件、组件间通信等开发场景中,大家就能更灵活地运用这些模式了。这样一来,代码的可维护性、可读性和复用性都会大大提升。
2. 认识设计模式
2.1 设计模式的定义和作用
首先,什么是设计模式呢?简单来说,它们就是那些经过大家验证,超级好用的方法,专门用来搞定编程里那些让人头疼的常见问题。
那为啥要学设计模式呢?原因有两点。
- 第一,React 虽然灵活得不得了,但太灵活了也容易写出乱糟糟、不好维护的代码。这时候,设计模式就能帮上忙了。比如,在表单设计里用组合模式,主题状态共享时就用提供者模式。
- 第二,学设计模式还能提升咱们的设计和编程能力。比如,怎么复用组件逻辑、怎么拆分复杂的组件,还有怎么理解那些开源库的设计思路,比如 react-redux、react-router、antd-design。你想啊,如果每次遇到同样的问题都得从头开始琢磨,那得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设计模式就像是咱们编程路上的小抄,能让咱们借助前人的智慧,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2.2 设计模式分类
传统的设计模式可以简单地分成三大类: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这样分起来挺方便的。
3. React 框架及其特点
- 2013 年首次发布,由 Facebook 开发和维护
- React 是一个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 JavaScript 库,灵活多变
- 提供
声明式
、组件化
和高效的方式来构建复杂的 Web 应用。
3.1 声明式编程
简单来说,就是用声明式代码来告诉程序你想要的用户界面长啥样,而不是去管它是怎么实现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代码看起来更直观,也更容易懂。
JSX 就是 JavaScript 的一种语法扩展,它让你能像写 HTML 那样写代码,这样逻辑和视图就绑在一起了,更方便你扩展和维护。而且,它还能支持服务端渲染,就是先生成标记,然后再绑定事件,挺方便的。
3.2 组件化思想
组件(Component)是React的基本构建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
- 每个组件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可重用的UI片段。
- 组件可以包含其他组件,从而形成一个组件树。
React中的组件主要分为两大类:
- 函数组件(Functional Components)
- 类组件(Class Components)
3.3 函数组件和类组件的区别与选择
函数组件就是用一个函数来定义的,而类组件则是用ES6的类来定义的。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函数组件能通过Hooks API来管理状态和副作用,这样做既简洁又方便,所以推荐大家优先使用函数组件!
4. React 与设计模式的联系
传统设计模式是从面向对象编程那里来的,但它们在React里也一样好用。React的设计模式就像是传统模式的升级版和定制版。
比如创建型模式,就是用来解决怎么创建对象的,像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这些。虽然React里的容器组件、展示组件和Hooks不完全符合这个定义,但它们确实帮我们更好地创建和管理UI组件了。
再来说说结构型模式,它主要是解决对象或类怎么组合的问题,比如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在React里,组合模式、高阶组件(HOC)和Render Props模式就像是结构型模式的代表,它们通过把组件组合起来,让我们能复用逻辑。
最后是行为型模式,它关注的是对象之间怎么交互和分配职责,比如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在React里,提供者模式、组件的受控与非受控模式更像是行为型模式,它们主要关心数据的流动和状态的管理。
小结
React 框架真的超灵活,用声明式编程和组件化的思路来开发,效率杠杠的。要是你能掌握 React 里的设计模式,那在创建、拆分组件,复用逻辑,还有管理状态这些事儿上,你就能自信满满地动手了。特别是现在 AIGC 应用这么火,能识别出好代码,那真是太重要了!
参考资料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7412489953987346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