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Java并发编程笔记(十一)并发设计模式(2)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3

三、线程本地存储模式:没有共享,就没有伤害

ThreadLocal 的使用方法

下面这个静态类 ThreadId 会为每个线程分配一个唯一的线程 Id,如果一个线程前后两次调用 ThreadId 的 get() 方法,两次 get() 方法的返回值是相同的。但如果是两个线程分别调用 ThreadId 的 get() 方法,那么两个线程看到的 get() 方法的返回值是不同的。若你是初次接触 ThreadLocal,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相同线程调用 get() 方法结果就相同,而不同线程调用 get() 方法结果就不同呢?

static class ThreadId {
  static final AtomicLong 
  nextId=new AtomicLong(0);
  // 定义 ThreadLocal 变量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Long> 
  tl=ThreadLocal.withInitial(
    ()->nextId.getAndIncrement());
  // 此方法会为每个线程分配一个唯一的 Id
  static long get(){
    return tl.get();
  }
}

能有这个奇怪的结果,都是 ThreadLocal 的杰作,不过在详细解释 ThreadLocal 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再看一个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例子来加深一下对 ThreadLocal 的理解。你可能知道 SimpleDateFormat 不是线程安全的,那如果需要在并发场景下使用它,你该怎么办呢?

其实有一个办法就是用 ThreadLocal 来解决,下面的示例代码就是 ThreadLocal 解决方案的具体实现,这段代码与前面 ThreadId 的代码高度相似,同样地,不同线程调用 SafeDateFormat 的 get() 方法将返回不同的 SimpleDateFormat 对象实例,由于不同线程并不共享 SimpleDateFormat,所以就像局部变量一样,是线程安全的。

static class SafeDateFormat {
  // 定义 ThreadLocal 变量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DateFormat>
  tl=ThreadLocal.withInitial(
    ()-> new SimpleDateFormat(
      "yyyy-MM-dd HH:mm:ss"));
      
  static DateFormat get(){
    return tl.get();
  }
}
// 不同线程执行下面代码
// 返回的 df 是不同的
DateFormat df =
  SafeDateFormat.get();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相信你对 ThreadLocal 的用法以及应用场景都了解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释 ThreadLocal 的工作原理。

ThreadLocal 的工作原理

在解释 ThreadLocal 的工作原理之前, 你先自己想想:如果让你来实现 ThreadLocal 的功能,你会怎么设计呢?ThreadLocal 的目标是让不同的线程有不同的变量 V,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创建一个 Map,它的 Key 是线程,Value 是每个线程拥有的变量 V,ThreadLocal 内部持有这样的一个 Map 就可以了。你可以参考下面的示意图和示例代码来理解。 Java并发编程笔记(十一)并发设计模式(2)

class MyThreadLocal<T> {
  Map<Thread, T> locals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获取线程变量  
  T get() {
    return locals.get(
      Thread.currentThread());
  }
  // 设置线程变量
  void set(T t) {
    locals.put(
      Thread.currentThread(), t);
  }
}

那 Java 的 ThreadLocal 是这么实现的吗?这一次我们的设计思路和 Java 的实现差异很大。Java 的实现里面也有一个 Map,叫做 ThreadLocalMap,不过持有 ThreadLocalMap 的不是 ThreadLocal,而是 Thread。Thread 这个类内部有一个私有属性 threadLocals,其类型就是 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的 Key 是 ThreadLocal。你可以结合下面的示意图和精简之后的 Java 实现代码来理解。 Java并发编程笔记(十一)并发设计模式(2)

class Thread {
  // 内部持有 ThreadLocalMap
  ThreadLocal.ThreadLocalMap 
    threadLocals;
}
class ThreadLocal<T>{
  public T get() {
    // 首先获取线程持有的
    //ThreadLocalMap
    ThreadLocalMap map =
      Thread.currentThread()
        .threadLocals;
    // 在 ThreadLocalMap 中
    // 查找变量
    Entry e = 
      map.getEntry(this);
    return e.value;  
  }
  static class ThreadLocalMap{
    // 内部是数组而不是 Map
    Entry[] table;
    // 根据 ThreadLocal 查找 Entry
    Entry getEntry(ThreadLocal key){
      // 省略查找逻辑
    }
    //Entry 定义
    static class Entry extends
    WeakReference<ThreadLocal>{
      Object value;
    }
  }
}

初看上去,我们的设计方案和 Java 的实现仅仅是 Map 的持有方不同而已,我们的设计里面 Map 属于 ThreadLocal,而 Java 的实现里面 ThreadLocalMap 则是属于 Thread。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合理呢?很显然 Java 的实现更合理一些。在 Java 的实现方案里面,ThreadLocal 仅仅是一个代理工具类,内部并不持有任何与线程相关的数据,所有和线程相关的数据都存储在 Thread 里面,这样的设计容易理解。而从数据的亲缘性上来讲,ThreadLocalMap 属于 Thread 也更加合理。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不容易产生内存泄露。在我们的设计方案中,ThreadLocal 持有的 Map 会持有 Thread 对象的引用,这就意味着,只要 ThreadLocal 对象存在,那么 Map 中的 Thread 对象就永远不会被回收。ThreadLocal 的生命周期往往都比线程要长,所以这种设计方案很容易导致内存泄露。而 Java 的实现中 Thread 持有 ThreadLocalMap,而且 ThreadLocalMap 里对 ThreadLocal 的引用还是弱引用(WeakReference),所以只要 Thread 对象可以被回收,那么 ThreadLocalMap 就能被回收。Java 的这种实现方案虽然看上去复杂一些,但是更加安全。

Java 的 ThreadLocal 实现应该称得上深思熟虑了,不过即便如此深思熟虑,还是不能百分百地让程序员避免内存泄露,例如在线程池中使用 ThreadLocal,如果不谨慎就可能导致内存泄露。

ThreadLocal 与内存泄露

在线程池中使用 ThreadLocal 为什么可能导致内存泄露呢?原因就出在线程池中线程的存活时间太长,往往都是和程序同生共死的,这就意味着 Thread 持有的 ThreadLocalMap 一直都不会被回收,再加上 ThreadLocalMap 中的 Entry 对 ThreadLocal 是弱引用(WeakReference),所以只要 ThreadLocal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周期是可以被回收掉的。但是 Entry 中的 Value 却是被 Entry 强引用的,所以即便 Value 的生命周期结束了,Value 也是无法被回收的,从而导致内存泄露。

那在线程池中,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 ThreadLocal 呢?其实很简单,既然 JVM 不能做到自动释放对 Value 的强引用,那我们手动释放就可以了。如何能做到手动释放呢?估计你马上想到try{}finally{}方案了,这个简直就是手动释放资源的利器。示例的代码如下,你可以参考学习。

ExecutorService es;
ThreadLocal tl;
es.execute(()->{
  //ThreadLocal 增加变量
  tl.set(obj);
  try {
    // 省略业务逻辑代码
  }finally {
    // 手动清理 ThreadLocal 
    tl.remove();
  }
});

InheritableThreadLocal 与继承性

通过 ThreadLocal 创建的线程变量,其子线程是无法继承的。也就是说你在线程中通过 ThreadLocal 创建了线程变量 V,而后该线程创建了子线程,你在子线程中是无法通过 ThreadLocal 来访问父线程的线程变量 V 的。

如果你需要子线程继承父线程的线程变量,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Java 提供了 InheritableThreadLocal 来支持这种特性,InheritableThreadLocal 是 ThreadLocal 子类,所以用法和 ThreadLocal 相同,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不过,我完全不建议你在线程池中使用 InheritableThreadLocal,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 ThreadLocal 相同的缺点——可能导致内存泄露,更重要的原因是:线程池中线程的创建是动态的,很容易导致继承关系错乱,如果你的业务逻辑依赖 InheritableThreadLocal,那么很可能导致业务逻辑计算错误,而这个错误往往比内存泄露更要命。

四、Guarded Suspension模式

前不久,同事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他开发了一个 Web 项目:Web 版的文件浏览器,通过它用户可以在浏览器里查看服务器上的目录和文件。这个项目依赖运维部门提供的文件浏览服务,而这个文件浏览服务只支持消息队列(MQ)方式接入。消息队列在互联网大厂中用的非常多,主要用作流量削峰和系统解耦。在这种接入方式中,发送消息和消费结果这两个操作之间是异步的,你可以参考下面的示意图来理解。 Java并发编程笔记(十一)并发设计模式(2)

在同事的这个 Web 项目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过来一个请求,会被转换成一个异步消息发送给 MQ,等 MQ 返回结果后,再将这个结果返回至浏览器。小灰同学的问题是:给 MQ 发送消息的线程是处理 Web 请求的线程 T1,但消费 MQ 结果的线程并不是线程 T1,那线程 T1 如何等待 MQ 的返回结果呢?为了便于你理解这个场景,我将其代码化了,示例代码如下。

class Message{
  String id;
  String content;
}
// 该方法可以发送消息
void send(Message msg){
  // 省略相关代码
}
//MQ 消息返回后会调用该方法
// 该方法的执行线程不同于
// 发送消息的线程
void onMessage(Message msg){
  // 省略相关代码
}
// 处理浏览器发来的请求
Respond handleWebReq(){
  // 创建一消息
  Message msg1 = new 
    Message("1","{...}");
  // 发送消息
  send(msg1);
  // 如何等待 MQ 返回的消息呢?
  String result = ...;
}

这是异步转同步问题。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

所谓 Guarded Suspension,直译过来就是“保护性地暂停”。

下图就是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的结构图,非常简单,一个对象 GuardedObject,内部有一个成员变量——受保护的对象,以及两个成员方法——get(Predicate<T> p)onChanged(T obj)方法。其中,对象 GuardedObject 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堂经理,受保护对象就是餐厅里面的包间;受保护对象的 get() 方法对应的是我们的就餐,就餐的前提条件是包间已经收拾好了,参数 p 就是用来描述这个前提条件的;受保护对象的 onChanged() 方法对应的是服务员把包间收拾好了,通过 onChanged() 方法可以 fire 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往往能改变前提条件 p 的计算结果。下图中,左侧的绿色线程就是需要就餐的顾客,而右侧的蓝色线程就是收拾包间的服务员。 Java并发编程笔记(十一)并发设计模式(2) GuardedObject 的内部实现非常简单,是管程的一个经典用法,你可以参考下面的示例代码,核心是:get() 方法通过条件变量的 await() 方法实现等待,onChanged() 方法通过条件变量的 signalAll() 方法实现唤醒功能。逻辑还是很简单的,所以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class GuardedObject<T>{
  // 受保护的对象
  T obj;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final Condition done =
    lock.newCondition();
  final int timeout=1;
  // 获取受保护对象  
  T get(Predicate<T> p) {
    lock.lock();
    try {
      //MESA 管程推荐写法
      while(!p.test(obj)){
        done.await(timeout, 
          TimeUnit.SECONDS);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finally{
      lock.unlock();
    }
    // 返回非空的受保护对象
    return obj;
  }
  // 事件通知方法
  void onChanged(T obj) {
    lock.lock();
    try {
      this.obj = obj;
      done.signalAll();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扩展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

上面我们介绍了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及其实现,这个模式能够模拟现实世界里大堂经理的角色,那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大堂经理”能否解决小灰同学遇到的问题。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里 GuardedObject 有两个核心方法,一个是 get() 方法,一个是 onChanged() 方法。很显然,在处理 Web 请求的方法 handleWebReq() 中,可以调用 GuardedObject 的 get() 方法来实现等待;在 MQ 消息的消费方法 onMessage() 中,可以调用 GuardedObject 的 onChanged() 方法来实现唤醒。

// 处理浏览器发来的请求
Respond handleWebReq(){
  // 创建一消息
  Message msg1 = new 
    Message("1","{...}");
  // 发送消息
  send(msg1);
  // 利用 GuardedObject 实现等待
  GuardedObject<Message> go
    =new GuardObjec<>();
  Message r = go.get(
    t->t != null);
}
void onMessage(Message msg){
  // 如何找到匹配的 go?
  GuardedObject<Message> go=???
  go.onChanged(msg);
}

但是在实现的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handleWebReq() 里面创建了 GuardedObject 对象的实例 go,并调用其 get() 方等待结果,那在 onMessage() 方法中,如何才能够找到匹配的 GuardedObject 对象呢?这个过程类似服务员告诉大堂经理某某包间已经收拾好了,大堂经理如何根据包间找到就餐的人。现实世界里,大堂经理的头脑中,有包间和就餐人之间的关系图,所以服务员说完之后大堂经理立刻就能把就餐人找出来。

我们可以参考大堂经理识别就餐人的办法,来扩展一下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从而使它能够很方便地解决小灰同学的问题。在小灰的程序中,每个发送到 MQ 的消息,都有一个唯一性的属性 id,所以我们可以维护一个 MQ 消息 id 和 GuardedObject 对象实例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类比大堂经理大脑里维护的包间和就餐人的关系。

有了这个关系,我们来看看具体如何实现。下面的示例代码是扩展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的实现,扩展后的 GuardedObject 内部维护了一个 Map,其 Key 是 MQ 消息 id,而 Value 是 GuardedObject 对象实例,同时增加了静态方法 create() 和 fireEvent();create() 方法用来创建一个 GuardedObject 对象实例,并根据 key 值将其加入到 Map 中,而 fireEvent() 方法则是模拟的大堂经理根据包间找就餐人的逻辑。

class GuardedObject<T>{
  // 受保护的对象
  T obj;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final Condition done =
    lock.newCondition();
  final int timeout=2;
  // 保存所有 GuardedObject
  final static Map<Object, GuardedObject> 
  gos=new ConcurrentHashMap<>();
  // 静态方法创建 GuardedObject
  static <K> GuardedObject 
      create(K key){
    GuardedObject go=new GuardedObject();
    gos.put(key, go);
    return go;
  }
  static <K, T> void 
      fireEvent(K key, T obj){
    GuardedObject go=gos.remove(key);
    if (go != null){
      go.onChanged(obj);
    }
  }
  // 获取受保护对象  
  T get(Predicate<T> p) {
    lock.lock();
    try {
      //MESA 管程推荐写法
      while(!p.test(obj)){
        done.await(timeout, 
          TimeUnit.SECONDS);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finally{
      lock.unlock();
    }
    // 返回非空的受保护对象
    return obj;
  }
  // 事件通知方法
  void onChanged(T obj) {
    lock.lock();
    try {
      this.obj = obj;
      done.signalAll();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这样利用扩展后的 GuardedObject 来解决小灰同学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 处理浏览器发来的请求
Respond handleWebReq(){
  int id= 序号生成器.get();
  // 创建一消息
  Message msg1 = new 
    Message(id,"{...}");
  // 创建 GuardedObject 实例
  GuardedObject<Message> go=
    GuardedObject.create(id);  
  // 发送消息
  send(msg1);
  // 等待 MQ 消息
  Message r = go.get(
    t->t != null);  
}
void onMessage(Message msg){
  // 唤醒等待的线程
  GuardedObject.fireEvent(
    msg.id, msg);
}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等待唤醒机制的实现,只不过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将其规范化了。但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还是需要扩展的,扩展的方式有很多,本篇文章就直接对 GuardedObject 的功能进行了增强,Dubbo 中 DefaultFuture 这个类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你可以对比着来看,相信对 DefaultFuture 的实现原理会理解得更透彻。当然,你也可以创建新的类来实现对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的扩展。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也常被称作 Guarded Wait 模式、Spin Lock 模式(因为使用了 while 循环去等待),这些名字都很形象,不过它还有一个更形象的非官方名字:多线程版本的 if。单线程场景中,if 语句是不需要等待的,因为在只有一个线程的条件下,如果这个线程被阻塞,那就没有其他活动线程了,这意味着 if 判断条件的结果也不会发生变化了。但是多线程场景中,等待就变得有意义了,这种场景下,if 判断条件的结果是可能发生变化的。

五、 Balking模式

我们提到可以用“多线程版本的 if”来理解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不同于单线程中的 if,这个“多线程版本的 if”是需要等待的,而且还很执着,必须要等到条件为真。但不是所有场景都需要这么执着,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快速放弃。

需要快速放弃的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是各种编辑器提供的自动保存功能。自动保存功能的实现逻辑一般都是隔一定时间自动执行存盘操作,存盘操作的前提是文件做过修改,如果文件没有执行过修改操作,就需要快速放弃存盘操作。下面的示例代码将自动保存功能代码化了,很显然 AutoSaveEditor 这个类不是线程安全的,因为对共享变量 changed 的读写没有使用同步,那如何保证 AutoSaveEditor 的线程安全性呢?

class AutoSaveEditor{
  // 文件是否被修改过
  boolean changed=false;
  // 定时任务线程池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ses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
  // 定时执行自动保存
  void startAutoSave(){
    ses.scheduleWithFixedDelay(()->{
      autoSave();
    }, 5, 5, TimeUnit.SECONDS);  
  }
  // 自动存盘操作
  void autoSave(){
    if (!changed) {
      return;
    }
    changed = false;
    // 执行存盘操作
    // 省略且实现
    this.execSave();
  }
  // 编辑操作
  void edit(){
    // 省略编辑逻辑
    ......
    changed = true;
  }
}

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你一定手到擒来了:读写共享变量 changed 的方法 autoSave() 和 edit() 都加互斥锁就可以了。这样做虽然简单,但是性能很差,原因是锁的范围太大了。那我们可以将锁的范围缩小,只在读写共享变量 changed 的地方加锁,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 自动存盘操作
void autoSave(){
  synchronized(this){
    if (!changed) {
      return;
    }
    changed = false;
  }
  // 执行存盘操作
  // 省略且实现
  this.execSave();
}
// 编辑操作
void edit(){
  // 省略编辑逻辑
  ......
  synchronized(this){
    changed = true;
  }
}  

如果你深入地分析一下这个示例程序,你会发现,示例中的共享变量是一个状态变量,业务逻辑依赖于这个状态变量的状态:当状态满足某个条件时,执行某个业务逻辑,其本质其实不过就是一个 if 而已,放到多线程场景里,就是一种“多线程版本的 if”。这种“多线程版本的 if”的应用场景还是很多的,所以也有人把它总结成了一种设计模式,叫做Balking 模式。

Balking 模式的经典实现

Balking 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规范化地解决“多线程版本的 if”的方案,对于上面自动保存的例子,使用 Balking 模式规范化之后的写法如下所示,你会发现仅仅是将 edit() 方法中对共享变量 changed 的赋值操作抽取到了 change() 中,这样的好处是将并发处理逻辑和业务逻辑分开。

boolean changed=false;
// 自动存盘操作
void autoSave(){
  synchronized(this){
    if (!changed) {
      return;
    }
    changed = false;
  }
  // 执行存盘操作
  // 省略且实现
  this.execSave();
}
// 编辑操作
void edit(){
  // 省略编辑逻辑
  ......
  change();
}
// 改变状态
void change(){
  synchronized(this){
    changed = true;
  }
}

用 volatile 实现 Balking 模式

前面我们用 synchronized 实现了 Balking 模式,这种实现方式最为稳妥,建议你实际工作中也使用这个方案。不过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也可以使用 volatile 来实现,但使用 volatile 的前提是对原子性没有要求。

在 RPC 框架中,本地路由表是要和注册中心进行信息同步的,应用启动的时候,会将应用依赖服务的路由表从注册中心同步到本地路由表中,如果应用重启的时候注册中心宕机,那么会导致该应用依赖的服务均不可用,因为找不到依赖服务的路由表。为了防止这种极端情况出现,RPC 框架可以将本地路由表自动保存到本地文件中,如果重启的时候注册中心宕机,那么就从本地文件中恢复重启前的路由表。这其实也是一种降级的方案。

自动保存路由表和前面介绍的编辑器自动保存原理是一样的,也可以用 Balking 模式实现,不过我们这里采用 volatile 来实现,实现的代码如下所示。之所以可以采用 volatile 来实现,是因为对共享变量 changed 和 rt 的写操作不存在原子性的要求,而且采用 scheduleWithFixedDelay() 这种调度方式能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 autoSave() 方法。

// 路由表信息
public class RouterTable {
  //Key: 接口名
  //Value: 路由集合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CopyOnWriteArraySet<Router>> 
    rt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路由表是否发生变化
  volatile boolean changed;
  // 将路由表写入本地文件的线程池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ses=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
  // 启动定时任务
  // 将变更后的路由表写入本地文件
  public void startLocalSaver(){
    ses.scheduleWithFixedDelay(()->{
      autoSave();
    }, 1, 1, MINUTES);
  }
  // 保存路由表到本地文件
  void autoSave() {
    if (!changed) {
      return;
    }
    changed = false;
    // 将路由表写入本地文件
    // 省略其方法实现
    this.save2Local();
  }
  // 删除路由
  public void remove(Router router) {
    Set<Router> set=rt.get(router.iface);
    if (set != null) {
      set.remove(router);
      // 路由表已发生变化
      changed = true;
    }
  }
  // 增加路由
  public void add(Router router) {
    Set<Router> set = rt.computeIfAbsent(
      route.iface, r -> 
        new CopyOnWriteArraySet<>());
    set.add(router);
    // 路由表已发生变化
    changed = true;
  }
}

Balking 模式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单次初始化,下面的示例代码是它的实现。这个实现方案中,我们将 init() 声明为一个同步方法,这样同一个时刻就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执行 init() 方法;init() 方法在第一次执行完时会将 inited 设置为 true,这样后续执行 init() 方法的线程就不会再执行 doInit() 了。

class InitTest{
  boolean inited = false;
  synchronized void init(){
    if(inited){
      return;
    }
    // 省略 doInit 的实现
    doInit();
    inited=true;
  }
}

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本质上其实也是单次初始化,所以可以用 Balking 模式来实现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下面的示例代码是其实现。这个实现虽然功能上没有问题,但是性能却很差,因为互斥锁 synchronized 将 getInstance() 方法串行化了,那有没有办法可以优化一下它的性能呢?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构造方法私有化  
  private Singleton(){}
  // 获取实例(单例)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办法当然是有的,那就是经典的双重检查(Double Check)方案,下面的示例代码是其详细实现。在双重检查方案中,一旦 Singleton 对象被成功创建之后,就不会执行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相关的代码,也就是说,此时 getInstance() 方法的执行路径是无锁的,从而解决了性能问题。不过需要你注意的是,这个方案中使用了 volatile 来禁止编译优化。至于获取锁后的二次检查,则是出于对安全性负责。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
  // 构造方法私有化  
  private Singleton() {}
  // 获取实例(单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 第一次检查
    if(singleton==null){
      synchronize{Singleton.class){
        // 获取锁后二次检查
        if(singleton==null){
          singleton=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Balking 模式和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从实现上看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Balking 模式只需要用互斥锁就能解决,而 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则要用到管程这种高级的并发原语;但是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它们解决的都是“线程安全的 if”语义,不同之处在于,Guarded Suspension 模式会等待 if 条件为真,而 Balking 模式不会等待。

Balking 模式的经典实现是使用互斥锁,你可以使用 Java 语言内置 synchronized,也可以使用 SDK 提供 Lock;如果你对互斥锁的性能不满意,可以尝试采用 volatile 方案,不过使用 volatile 方案需要你更加谨慎。

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使用双重检查方案来优化性能,双重检查中的第一次检查,完全是出于对性能的考量:避免执行加锁操作,因为加锁操作很耗时。而加锁之后的二次检查,则是出于对安全性负责。双重检查方案在优化加锁性能方面经常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