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聊聊成长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4

一、何谓成长

这两年随着女儿的出生和长大,从牙牙学语到对话交流,从蹒跚学步到蹦蹦跳跳。“成长”对于小孩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她不停尝试各种可能,到处犯错,也到处探索,我们不停对她纠正,批评,鼓励。她充满活力,精力十足,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此刻的她人生在高速成长。

而人到中年的我们,已经看过这个世界的模样,了解人生的百态。此时再谈成长,其实已经没有这么容易,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带着自己的惯性去面对生活和工作的种种事情,对和错已经不是这么容易分辨,成长也变得没有那么显而易见。

那30多岁的中年人,什么才算成长?

  • 对你从事的行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 对你偏激的事情,有新的思考和观点
  • 对你的个性和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 对你的生活和未来,有更清晰理解和规划

二、如何才能成长

成长的过程必然会面对各种磕磕碰碰,这些磕磕碰碰既成为了你成长路上的垫脚石,也会成为你成长路上的拦路虎。而这个阻力能成为垫脚石还是拦路虎,全凭你面对它们时的态度和处理的方法。

当时我的内心也是充满不解和疑惑的,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为何自己如此努力, 却总是得不到肯定和认可?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有所突破,当时的自己也是迷茫的,甚至有过想要离职的冲动。

但是内心还有一个声音在喊着我“坚持住”,即使要离开,也要漂漂亮亮的离开。同时还一个反思的声音在提醒我,工作除了领导的认可,还有一个方面是自己一定要有提升和成长,而成长也只有在逆境下才能有所体现。我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表达能力,最终把所有业务代码全部串通,成为了组内唯一熟悉整个业务流程的人。

今年自己得到进一步重用也成为了组内的技术Leader。当自己从一名队员也变成一名Leader后,我再次回顾自己之前的种种想法以及leader的思路时,自己会产生新的思考和认识。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误解来源:

  • 对工作结果的满意度不同。领导者下发任务时,对最终的结果肯定已经有一定的期待了。队员最终的完成状态,会与领导者的期待结果产生对比和冲突。
  • 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同。队员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自己不进行思考,容易都对领导者产生依赖,把所有难的决策都推脱到领导者的身上,而领导者是希望下面的人多去思考,多去解决问题。反馈到他的问题,下面的人至少是认真思考并无法决策才进行上升。
  • 对待沟通的态度不同。领导者和队员不可能是过于亲近的关系,领导者本身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权威。而队员可能觉得无所谓,认为只要把事情做好,把自己放在和领导者平等的地位去沟通交流。

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这些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领导者的内心肯定也不会这么脆弱,大家都是在前进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并成长的。

当然也就是在这种摩擦中,有人反思总结快速成长,也有人停止不前就被这些摩擦打倒了。

那什么样的人容易成长?

  • 皮实的人,不脆弱的人,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人。
  • 看待问题,能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的人,能够批判别人,也能够反思自我。
  • 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待人和待事积极乐观,而不是消极抱怨。

这些其实也是面试挑选人才的标准。冰山之上的表现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冰山之下的能力是软技能。软技能包括:性格,价值观,工作风格,动机等等。冰山之上的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和学习可以获得,而冰山之下的能力是很难改变的,尤其对于工作多年的员工,在遇到摩擦的时候,更容易被惯性驱动着。

三、成长的思考

成长本身就是一件完全属于自己的事情,谁没有办法强迫任何成年人去成长,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的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只是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一个底层员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很高的成就,这其中会有一些运气和机遇,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肯定在不停的更新和迭代自我,走过了别人难以逾越的那些磕磕碰碰,才有了更高的见识和更深的感悟。

每个人朝着哪个方向成长,也许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多年以后再回忆过往时,也许会产生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