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互联网新时代要到来了(一)什么是Web3.0?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6

什么是Web3.0?

tips:内容来自百度百科、知乎、搜狐新闻、李留白公众号、CSDN「Meta.Qing」博客等网页

@TOC

1.什么是Web3.0(概念介绍)?

互联网新时代要到来了(一)什么是Web3.0?

Web 3.0一词包含多层含义,用来概括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方向和特征,包括将互联网本身转化为一个泛型数据库;跨浏览器、超浏览器的内容投递和请求机制;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语义网;地理映射网;运用3D技术搭建的网站甚至虚拟世界或网络公国等。

以上的总总都是web3.0的某一个方向,但是开端和标志往往是其中的某一点达到了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位置,此时web3.0都会回应现实中的某一项技术的普及和大热。而当上面总总都实现的那一刻,web3.0也就实现了自身的完备,到那时也许我们就该讨论4.0的时代何去何从了!

关于如何定义Web 3.0,及其所代表的含义的争论非常激烈,观点也琳琅满目。

将互联网转化为数据库

迈向Web 3.0的第一步是“数据网络”这一概念的体现,结构化数据集以可重复利用、可远程查询的格式公布于网络上,比如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XML,RDF和微格式。最近SPARQL的发展为网络上以RDF方式配发的数据库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查询语言和应用程序接口。数据网络让数据契合和应用程序互用性更上新台阶,使数据像网页一样容易访问和链接。在数据网络时代,重点主要是如何以RDF的方式提供结构化的数据。全语义网时期会拓宽语义范围,这样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零散的数据内容(比如传统的网页、文档等)都能以RDF和OWL语义格式的形式普遍存在。

向人工智能进化的道路

Web 3.0也被用来描述一条最终通向人工智能的网络进化的道路,这个人工智能最终能以类似人类的方式思辩网络。一些人对此表示悲观,认为这是不可企及的设想。然而,像IBM和Google这样的大公司已经在使用一些正提供惊人的信息的新技术,例如通过挖取学校音乐网站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热门单曲。同时也有人提出是否智能系统将是Web 3.0背后的推动力,抑或智能会以人的形式出现,即某体系的人们(例如delicious这样的协同过滤服务,Flickr和Digg这样人工抽取网络资源)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互动。

语义网络和SOA的实现

和人工智能的方向有关联,Web 3.0可以是语义网概念的实现和扩充。各学院正在研究开发一种基于描述逻辑和智能代理的推理软件,这样的软件通过运用表述网络上概念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的规则来进行逻辑推理操作。

Sramana Mitra对语义网成为次世代互联网基本要素的看法不同,并提出了一道封装Web 3.0的公式 Web 3.0 = (4C + P + VS) Web 3.0也被认为和服务导向结构及语义网的具体体现有关。

向3D进化

另一条可能的道路是Web3D联盟拥护的3D化构想,包括将整个网络转化为一系列3D空间,采用第二人生启发的概念。 [9] 同时也提供新的方式在3D共享空间连接和协同。

延伸性定义

Nova Spivack建议将Web 3.0的定义延伸至当前各大技术潮流迈向新的成熟阶段的具体体现,包括:

无处不联网,宽带网普及和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互联网介入。

网络计算,“软件就是服务”的商业模型,Web服务互用性,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和效用计算(又“云雾计算”)。

开放技术,开放API和协议,开放数据格式,开源软件平台和开放数据(如创作共享,开放数据许可)。

开放身份,OpenID,开放名声,跨域身份和个人数据。

智能网络,语义网技术比如资源描述框架,网络实体语言,SWRL,SPARQL,语义应用程序平台和基于声明的数据储备。

分布式数据库,万维数据库(“World Wide Database”,由语义网的技术实现)。

智能应用程序,普通语言的处理。机器学习,机器推理,自主代理。

2.Web3.0简单理解

要了解什么是Web3.0,先了解互联网三个阶段的特点

Web1.0---> Web2.0---> Web3.0 互联网新时代要到来了(一)什么是Web3.0?

复杂点理解:

1.0用户仅获取内容,如新闻门户网站; 2.0用户可创造内容,如抖音B站小红书; 3.0数字资产可被确认权属,用户可创造价值。

简单点理解:

1.0信息互联网;2.0身份互联网;3.0契约互联网。

再简单点理解:

1.0只能读--->2.0可读写--->3.0能确权

以上是基于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主要写给没有纵深于互联网行业的老百姓看。至于业内人士的“单向传输”、“双向传输”以及“多方互动”等相关词汇涉及太专业,不便理解。

1.只读的Web1.0

互联网新时代要到来了(一)什么是Web3.0? 早期阶段在信息的层面内容也不多,主要是新闻资讯类等内容,而且能在网站上能看到什么内容,完全由网站来决定。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就是Web1.0的典型代表。

Web1.0简单的理解它就是,内容多是“单向”信息的传递,接受方式相当于看电视,虽然有很多个电视频道供用户选择,但用户只能被动地接收电视频道规定好的内容,无法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内容上,无法产生互动。

2.可互动的Web2.0

Web2.0 强调内容的互动,用户不再只是内容接收方,而可以成为内容的提供方,平台的共建者。

网页可读写,消费者可以在线阅读、点评、制造内容,就像时下流行的小红书,也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沟通,就像现在抖音火爆的直播卖课。互联网从“平台向用户的单向传播”,变成了“用户与用户的双向互动”。

也正是因为基于这个原因,互联网上的量数据开始向各个平台(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传播渠道)汇聚。数据流向了 Facebook、腾讯、Twitter 、Amazon、阿里巴巴、抖音等平台。

如果说Web1.0的内容接受方式相当于看电视,那Web2.0的重要特征是智能手机的应用。从电视规定我们接收的内容到智能手机可选择内容并能进行交流。

3.去中心化的Web3.0

现在的大众共识的Web3.0未来,是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以及非同质化代币的发展而演进。目前对于Web3.0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核心特征得到了共识:去中心化、主动性强、多维化,是一个全新的个性化的时代。

在Web3.0中,用户为满足自身需求进行交互操作,并在交互中利用区块链技术,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分配与流通。这样的整个用户交互、价值流通的过程就形成了Web3.0生态。

与将数据存储在单个数据库或云服务商的2.0时代不同,Web3.0致力于实现用户所有、用户共建的“去中心化”网络生态,要么在区块链上运行,要么在点对点上运行。

互联网新时代要到来了(一)什么是Web3.0? Web3.0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拥有(own)自主权。 web3.0的发展绕不开数字身份认证、数据确权、商业价值归属和去中心化。

3.Web3.0的技术特点

从技术角度来看,Web3 并不寻求完全取代支持 Web 2.0 的堆栈。

相反,Web3 可以在重要的地方引入去中心化。这可能是数据存储、文件托管、后端逻辑、登录和授权。

互联网新时代要到来了(一)什么是Web3.0? Web3 技术堆栈还有其他几个重要元素,包括Alchemy等节点基础设施提供商和 The Graph 等链下索引解决方案。

然而,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技术支持的关键特性。

Web 3.0 的主要特点

去中心化使 Web3 与其前身区分开来的几个重要特性成为可能。

Web 3.0 技术是

不信任

可验证

免许可

加密原生

社区所有

抗 DDoS

当然,这些优势是有代价的。与集中式后端相比,智能合约更慢且更昂贵。Web3 的 UX 也远非完美。

但也不是每个 Web 应用都需要是 Web3。

4.Web3.0项目

DeFi(去中心化金融)

DeFi是一个统称,描述建立在区块链网络上的金融服务。DeFi是由中心银行控制的银行系统的一个替代方案。

DeFi系统是建立在以下原则之上的:

• 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它的一部分,没有基于地点、国家、地区或经济实力的限制。

• 快速--货币资产的快速转移。

• 透明度--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产品的数据,检查系统的运作情况。

• 市场始终是开放的。

DeFi web3 网站

互联网新时代要到来了(一)什么是Web3.0?

互联网新时代要到来了(一)什么是Web3.0? Zapper是一个DeFi仪表板,使你不仅能够跟踪你的加密货币和代币,还能跟踪NFT等数字资产。

就简单介绍两个,更多的大家可以去关注李留白的公众号。

Web 3.0 区块链项目

Web3 依赖于一组新的去中心化技术。其中许多项目都有自己的代币,这些代币构成了其内部经济的基础。

流行的 Web 3 硬币

Web 3.0 令牌不是一个明确定义的类别。任何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存储或支持基础设施的项目都可以被视为 Web 3.0 代币。

一个非常不完整的列表(绝对不是财务建议!)将包括以下硬币。

Filecoin:开源云存储市场和 IPFS 的激励层,IPFS 是一些 Web 3.0 应用程序使用的分布式点对点文件存储。虽然原生代币 FIL 在其自己的区块链上运行,但WFIL是一个包装版本,位于以太坊上。Filecoin 的市值最高时超过 120 亿美元,是最著名的 Web3 代币之一。

Arweave:一个启用“permaweb”的网络,一个永久的分布式存储。您可以使用原生代币 AR 支付一次并永久存储任何文件。AR 有自己的分布式账本和钱包。

StorjNetwork:去中心化的云存储。Storj 没有维护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是依赖于共享存储空间的组织和个人的点对点网络。STORJ是用于网络内激励的原生代币。

Livepeer:去中心化直播视频流平台。LPT是可以用来保护网络的协议代币。

The Graph:用于组织区块链数据和 IPFS 的索引协议。Web3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 。

Graph Network 访问其应用程序中的公共区块链数据。GRT是一种协议代币,可在不同参与者之间调整激励措施。

Chainlink: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将现实世界的数据带入区块链。如果智能合约需要股票价格、天气或足球比赛结果等数据,它们就需要预言机。LINK是支付给节点运营商以提供数据的协议令牌。

这些只是致力于实现去中心化互联网的项目的一些 Web3 代币。请在购买任何硬币之前进行自己的研究。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7201314551576739901
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