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近期Android面试的感悟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6

行业背景

对移动开发领域稍微有点sense的人都清楚,现在Android开发盘子还是大的,但是新机会不多了,行业开始走向成熟,同级别的职位要求也越来越高。跳槽需要谨慎,也需要做好面对反复被拒绝的准备。

而移动开发领域,最大的战场还是app研发,其中大前端和跨平台技术、音视频、图像处理、插件化、组件化等技术由于市场需求的带动,变得很火热。第二大的战场是framework,这方面的岗位需求在一线大厂有少量分布,主要分布在手机厂商。越往底层,岗位需求越少,对专业度的要求也越高。

如果想在最大的上层app开发领域发展,除了上述的一些热门技术,还要清楚国内的应用市场基本饱和,增量减少,存量厮杀,所以提高用户体验,优化交互就成了一个硬性要求,应聘者一定要掌握丰富的性能优化基础知识和实战经验,尤其是实战经验,因为这一项技能只有结合实际业务场景才有学习和理解的意义,如果使用像学习计算机基本原理这样阅读理解的方式去学习的话,是无法真正掌握这个技能的,也无法通过面试官的考核。此外,性能优化涉及到很广的知识面,有时需要开发者掌握扎实的底层知识才能想出合理的优化方案,加上上述的市场对跨端、跨平台的需求旺盛,开发者就不得不深入底层掌握原理,同时在技术广度上无限拓展。简而言之,现在市场对Android开发的要求就是“要会得很多,又要懂得很深”

自我定位

所以行情已经不是那么明朗的前提下,应聘者如果要想找一个满意的工作,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如果你像我一样,做了三年rom开发,对互联网大厂需求的一些技术接触很少的话,去面试肯定屡屡碰壁,需要自己下很多功夫去补齐自己的技能树,夯实基础。 根据我的经历,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和猎头和一些资历比较老的开发者交流,也可以去面试几家公司试水,或者参加一些行业交流会,总之不要闭门造车,要理性地看清自己和外界的差距,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再根据自己的目标企业针对性地磨炼业务能力。

求职中技术之外的经验总结

为什么不说技术总结,很简单,技术面试网上很多面经说的太清楚了,我就不再赘述,我反而觉得可能就是面经太多了,导致面试官也学聪明了,不断地给面试加难度,水涨船高。

好现在进入正题,如果你现在已经准备跳槽,如何准备简历、投递简历我不再赘述了,网上一抓一大把教程。不过我想补充一些点,一是如果面试大厂,需要选好意向的部门,尽量不要去太冷门或者太辛苦的部门,如果投递简历同时只能投一个岗位,大厂会防止候选人同时拿到多个岗位的offer然后再对比薪资的情况,所以选好了以后再投递。另一点是如果面试大厂,挂掉了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大厂会锁定简历,但一般也只锁定一个岗位,你还是可以去面试其他岗位的;如果你面试的是中小企业,可能一段时间内再也不能投递那个企业的任何岗位了,为了减少这个情况的发生,建议通过猎头投递简历,猎头推荐不同于内推或者直接投递到hr部门,没通过一般简历不会被锁。

面试期间,保持和hr、猎头的密切沟通,态度不卑不亢,平易近人。学会筛选乐于沟通的猎头和hr,他们会向你透露很多岗位的细节、业务的发展方向、薪酬结构等信息、甚至不同公司的面试风格等,比干枯的网上的岗位介绍丰富很多。毕竟大家可能未来都是合作伙伴关系了,互相分享信息还是很关键的,还是那句话,努力是基本,但不要闭门造车。

如果涉及到谈薪环节,被问到“你的期望薪资是多少”,最好不要傻乎乎地回答涨30%,合理的方案是提前把这个岗位的薪资范围和其他候选人的涨薪范围了解清楚,结合自己对技能匹配度的信心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范围,然后先问对方薪资结构是怎样的,如果对方愿意回答得细一些,可以再问细一点,比如一般同级别月薪是在什么范围内。自己说希望薪资时候可以稍微把一口价谈高一点点,留下讨价还价的空间,但也不要高太多,让对方怀疑你的诚意和意图。

此外,对一些软性面试问题,比如怎么看待加班,根据我的经验,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就不要想过得太舒服了,所以对这个问题,千万不要说自己不喜欢无意义的加班,或者希望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学习之类的话,对你通过面试没有任何好处,但你也不要假惺惺地说自己热爱工作热爱加班,你就简单直白一句话,“我觉得年轻时候多努力点应该的,我可以接受加班”,就不要再多说了。而面对面试官的态度,既然是做技术的,一定要谦虚诚恳,无论你技术再牛逼,面试官丢你一个算法题,你2分钟就写出三种解法,也不要显露出傲慢的一面,换位思考,人家要的是聪明能干又乖巧的黄牛,所以即便你不是老黄牛,也不要再面试环节稍微低调一点。此外,“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 这样的无聊问题,最好不要答得随意把,最好言简意赅地把自己最近三到五年的规划说清楚,并且适当舔一舔对方,比如“我想最近几年专注移动开发领域,接触点音视频这样新兴又符合我兴趣的技术,想在像贵司这样的稳定,有名,有提供不少接触新技术机会的平台长期、稳定地发展”,一两句话,把你的期望、对对方的尊重和意向,以及你的稳定性表达清楚,即可。此外,还有不少软性面试问题也坑了不少技术本来很好的同学,说白了,混社会,除了夯实业务能力,八面玲珑也是很重要的。

以上是最近面试的一些总结感悟,希望对你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