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大厂实习经历,我学到了什么?
大家好,我是Angus,来自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大四学生,普通且平凡,2021年,应该是我人生最跌宕起伏的一年,在农历2021年的最后一天,在除夕,我打算写下这篇文章,想给那些正在打算找实习或者正在实习的朋友,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鼓励和帮助,也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事事如意。
三月
时间回到2021年三月,在自学了一年左右前端后,我参加了D公司的面试,也是人生中的第一场面试,我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自己面对摄像头对着面试官说着颤抖的话,以及那时断时续的网络,是的很紧张,是那种大脑空白的紧张,但是好在面试官非常和蔼、友善(后来这位面试官也成为了我的导师,即使离开了D公司也一直都有联系,在人生和专业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想我再也遇不到这么nice的人了)。一道在现在看来可以秒掉的算法题,愣是在面试官的一步步的引导下才写出来,随后在回答了一些基础问题后,便匆匆结束了面试,面完以后想着自己肯定是挂了的,却在几天后接到了复试通知,也顺利通过了所有面试,一周后,我便踏上了北上的高铁,那时候的我还没有明白,我的学生生涯其实从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
三月的北京气温还在零度左右,坐了一夜的高铁,在天亮时到达,呼呼的寒风中,在西二旗附近的某小区门口等了约好的房东一个多小时,期间和一只二哈一直对视着,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很有趣。
四月和五月
迅速解决了租房问题后,便匆匆入职了。 清楚的记得第一天和导师见面的场景,人字拖、齐肩的长发、微胖的身材,浑身上下透露着很强的气息,好像大佬都是这样的打扮。导师带着我组里的同事一一打招呼,同事们都很热情,第一天入职的压力仿佛又没有了。随后导师便给了一个mbp给我,给我详细讲了组内负责的业务,帮我开通了一些权限后,让我把代码拉下来熟悉一下,然后说:”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我本以为第一天可以摸鱼度过,但是他的一句“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又让我不安起来(当时我和导师负责的是开放平台,除了日常的迭代开发,还可以基于IM做一些有趣的机器人,所以导师才问我的想法)。但是在看着当时对我来说犹如天书一般的代码后,我实在没有任何头绪,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啥,于是想等着他来给我派发任务,第一天也就这样很快结束了。 第二天,导师便问了我的想法,我实在憋不出啥来,只能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但是导师还是耐心的和我说了他的想法,于是在一番详细的交流后,我大概知道了要实现的功能以及技术难点,自己画了几张简单的图,和写了一点简单的文档,便开始进行开发起来。在后来的时间里,我真的将他的想法进行了实现,从前端到后端到数据库,都是我独立进行开发测试,随后进行推广,并获得了奖金,我似乎完成很多我不敢想象的事情。
这段经历我学到了什么?
六月
七月
短暂的在学校参加了考试,我又踏上了去往上海的高铁,是的,我还在追梦的路上。
这次和一个学长和另一位在B公司工作的同事一起合租,似乎不再像北京那样孤独,工作之余也有了很多活动。 随后又是匆匆的入职,和导师的见面,了解组内的业务,认识新同事... 入职的时候组内正好是在封闭开发,很忙,记得入职的第二天我就开始提交代码了,与在D公司不同的是,B公司给我的感觉是太忙了,大家都在忙着开发、忙着开会、加班,不再有那种可以闲聊的氛围,给我的感觉太压抑了,我和导师负责的也不是同一个项目,似乎这要求我要更独立了,遇到的问题要自己尝试解决掉。所幸组里还有一个实习生,我还有一个伴。 那时候加班太多了,很多时候都是10点才离开公司,现在手机里还有那时候加班回去拍的照片。
也有吃完饭,忙里偷闲拍的照片。
这个世界很多人都在努力的活着,大家都不容易,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加班。
八月
在B公司待了两个月左右,我开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些情绪,仿佛现在做的事情更多的是“搬砖”,有很多重复的工作,自己在技术上能获得的成长越来越少了,做的事情也很边缘,而且尝试问过导师,也不一定有hc转正,秋招就在眼前,每天的加班也不一定有时间去面试,继续留在这里很可能就会错过秋招... 我又走在了人生的十字入口,要再一次做出决定。 一周后,我提出了离职,匆匆回到家。 离开上海的最后一周,我因为对租房合同意识的淡薄,导致自己在退租上损失了5000块钱,也感谢那位B公司的室友给我上的一课,这些都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以及后来回家的途中成为密接,一回到家就在酒店隔离,似乎一切都在朝着不顺利的方向发展...
九月
结束隔离后,我开始向所有想去的大厂投递简历,随后便开始了一天五六场的面试。
回过头来看,那时候真的是身心俱疲,一方面是由于投递的太晚,很多大厂的hc都不多了,手里一个offer都没有的时候,心里压力真的很大,一方面是每天那么多场面试,精神高度紧张,身体真的很累,结束面试之后还要复盘,查漏补缺,更多的时候是动都不想动,但是我还是努力的坚持了下来。
终于,在九月的末尾,我顺利的拿到了几家大厂的offer,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十月
玩,怎么舒服怎么玩。
十一月
各大厂路续开奖,进行offer选择,最后去了W公司(给ssp),然后继续玩。
十二月
由于家这里有疫情,不能去杭州提前实习,怕便向导师了解了部门的技术栈和业务,本着再玩下去就废了的心态,开始继续学习,又开始了每天的两点一线,准备开始线上实习。
这段经历我学到了什么
关于技术和业务
业务能力应该是程序员除了技术之外,最具价值的能力,也是最必要的。因为技术本身很难赚钱,业务落地才能赚钱。当程序员具备了业务和产品能力,才可能选取业务和技术的折中点,又快又好的支撑业务,带来价值和效益。懂产品和业务(甚至交互设计)的技术,更容易跟其他工种进行沟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技术实现和难度,可以提升在企业中的自身地位和价值。此外,对于架构师,理解业务也是必备能力。
记得和网易的一位前辈交流时,他的一番话也给我很大的触动。
产品意识、推动能力、 新事物敏锐度 , 都是很重要。
技术只是你的开门砖 我说的那些才是你的天花板。
一切从用户需要的角度思考,千万别总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思考, 一般新人我都会跟他们说这个 这也是新人很容易犯的错误。
我也不是说技术实现不重要 是一个主次的关系。
希望这些话也能给大家一些共鸣。
关于offer选择
秋招中我在网易和字节之间产生了犹豫,一边给了ssp的评级,一边是体量更大的公司,也请教了很多前辈,随后我是从这些角度进行考虑。
- 薪资
- 团队规模与业务
- 成长和成就感 最终我选择去了网易,似乎怎么选都会有遗憾,那就带着遗憾一直朝前走去。
关于生活
哈哈哈哈哈我也是一只singleDog,感觉有对象你的工作之余就会很充实吧,哈哈哈哈。
写在最后
回过头来看这一年,从北京到上海到杭州,这一路上都是自己一个人走过来,吃了一些苦,也遇到了很多人,学到了很多。还记得有一次hr面,面试官说:“你说你在两个大厂实习过,从北京到上海,后面也许会来杭州,给我的感觉是你有一定的实力,但是给我更多的是,我看到的是那一个个渺小的在深夜下班的身影,也许是有同样的经历,我深知这些有多不容易。”当时在电脑屏幕前听到这一段话的我,185且粗糙的我,有那么一刻眼泪也会在眼眶中打转。 最后,这就是我这一年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每一个在为梦想奋斗的人,都自带光芒,新的一年,愿我们都向阳而生,追光而行。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早日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705933075350238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