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程序猿生存指南-5 相亲之路(上)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6

程序猿生存指南-5 相亲之路(上)

(10) 启程返乡

农历新年,老潘果真没有回家。他屯了一屋子的零食,选择独守北京。很多人说在外漂泊久了,就容易想家,而我可能是个例外。

我想念家里的人,却不想回家里去。不过,鉴于我爸的淫威,我又没有老潘那般硬气,最终还是收拾细软,踏上返乡归途。

工作第一年,手上攒了点钱。我给老姚买了个电动剃须刀,给老妈买了部新手机。

像大多数勤劳朴实的中国父母一样,他们接到礼物后,先是喜笑颜开,而后开始数落我,不该为他们破费。

老姚是一个爱热闹的人,特喜欢张罗。每逢春节,他必然摆好酒席,盛情款待亲朋故交。以前年岁小的时候,我负责给他们端茶倒酒,根本就没有上桌吃菜的资格。那时候就盼望着早一点长大,能够跟他们一起喝酒,一起吃那些美食。

现在,终于到了可以上桌的年纪,可我却只想逃离。那些美食依然很有吸引力,那是母亲花了很长时间精心准备的。倒人胃口的是坐立饭桌周围那些上了年纪的人。

他们一些腐朽的思想不断地在我耳边盘旋回绕,令人很是苦恼。一群人一边痛骂着官员们的贪污腐败,一边又鼓动年轻人一定要去当官,当官就能发大财。

若是你在银行工作,他们会盘问能不能走后门从银行里多贷点儿款,利息越低越好,最好是不要利息的那种。如若你在运营商工作,他们会打听公司内部是不是话费随便冲,能不能给他们些优惠,最好是冲100送1000。我猜想假如你在中*南*海工作,他们很有可能会向你讨一个县长,市长来坐坐。

他们总幻想着走捷径,走后门,希望一步登天。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大都胆小如鼠,是那种谨小慎微,苦命讨生活的人。

饭局中,我听到了太多诸如谁家的儿子初中辍学办了个工厂发了大财,谁家的闺女读了硕士读成了傻子此类的话。读书无用论在这样的饭局里很盛行,并且还很有市场。一些人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用身边的各种事例来佐证。

不过,当他们瞧见我后,又瞬间转换态度,频频夸赞我学习努力,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将来肯定是前途无量。这种前后矛盾、心口不一的态度让我觉得特别可笑。

想必那些老爸不在场的酒局上,我也难逃被议论,成为他们的谈资。不过,毕业之后,在谋得知名国企这份工作之后,事情发生了些许改观,我应该会成为他们谈资里的正面例子。

可,无论做正面典型还是反面教材,我都不喜欢。

除夕夜守岁,新年钟声准时响起,时间来到了农历甲午马年,我的本命年。不知不觉已经24岁了,老姚在24岁的时候,我都会小跑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我早早起床,穿上了母亲给我买的一身红,红背心,红秋裤,红袜子。匆匆吃了几个饺子后,便跟着几个堂哥在村里走街串巷地给家族长辈们拜年。

以前,老家村里规矩比较多,给长辈拜年的时候,需要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现在年味渐渐变淡,规矩越来越少,磕头也是能省则省。进门后,小辈们嘴上意思意思,长辈们一般都会走上前来扶住不让磕头。大家互相问候,闲聊几句就算拜年完成。

当然,也有一些人严格恪守祖宗留下来的这些规矩,去他们家,晚辈们必须行磕头大礼。村支书姚钱盛便是其中之一。姚钱盛盘踞村支书之位长达二十年之久,在村里有着很高的声望。

二十年前,他去南方跑业务,积累了不少财富。后来当上了村支书,又给村里拉来了不少业务,帮助村里很多人办起了工厂。

姚钱盛带领村里人发财致富,算得上是个“治世能臣”。多年的苦心经营,让他在村里说一不二,此时俨然一副土皇帝的模样。

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鼓励村民集中承包土地,每亩地国家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种地还有补助这样的好事,大家自然都想分一杯羹。在这件事上,村支书姚钱盛有着很大的权力。因此,逢年过节,他家门庭若市。

作为同族的小辈,我们给姚钱盛磕头倒也说得过去。不过村里一些其他姓氏,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为了讨好姚钱盛,也前去磕头拜年,着实令人唏嘘。

世上之人,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11) 旁敲侧击

拜完年后,我跟母亲大人在厨房为年后几天的宴席忙活。过年最操劳的人莫过于母亲了,一个人操持着来拜年的各路亲朋好友的吃喝,常常忙到后半夜。

母亲一边包饺子一边跟我闲谈:“来咱家给你送书的那个姑娘,你们还有联系吗?”

我笑道:“妈,那都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姑娘上门送书还是高中那会儿的事情。我掐指一算都过去五年多了,我妈居然还记得。旧事重提,她肯定另有所谋。

母亲开启新的话题:“博崖生了个闺女。”

我惊讶道:“这么快,我记得他去年夏天才结的婚呀,看来他媳妇是带球入门。”

博崖是我堂弟,二十岁就结了婚,未到国家法定结婚年纪,还没有领结婚证。

我妈旁敲侧击,顾左右而言他,无非是想提醒我,是时候谈婚论嫁,考虑结婚生子的事儿了。

母亲紧盯着我,露出狡黠,眼神之中满是期待道:“那你呢?”

我打哈哈道:“妈,屋里太闷了,我去街上转转,家里缺盐醋什么的吗?我顺道带回来。”

我把手上的面粉洗干净,准备抽身逃离。

母亲摇了摇头:“什么都不缺,你赶紧带个媳妇回来,我跟你爸......”

老妈停下了手中的活,准备专心同我讲话。我心想大事不妙,见状赶忙拉开屋门,三步并两步,最终把老娘的叹气声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我妈顾及我的心理,她不逼迫我,只是委婉地劝导,生怕刺激到我那敏感的自尊心。可老姚就不一样了,他在家从来都是独裁者,说一不二。他才不会管你有没有想法,伤不伤你自尊。

听我妈说老姚已经在托人给我寻找合适人家的姑娘,还安排她串门的时候,在妇女群体中散播我单身寻求对象的消息。

要说大学四年里,我有什么后悔与遗憾。不是没有好好学习,进而获得保研资格;也不是没能积攒人脉,赚得人生第一桶金;而是没能找寻到志同道合,三观一致,能携手相伴的姑娘。

在大学里,我曾经双脚踏遍孤单,也曾四脚印遍幸福。有了爱情却没有用心经营,最后落得两手空空,不得不走上相亲的道路。

对于相亲这种明显具有功利性质的求偶行为,我有些抵触。在我看来,相亲总是给人一种做交易的感觉,双方把各自条件与要求晾在台面上,一番比较,相互权衡。

如果彼此觉得合适,就再做进一步地交流。如果不合适就一拍两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此时门当户对,家底千万远比情投意合重要,情义千千终究也抵不过身材曼妙,胸脯四两。

不可否认,相亲省去了感情中的相互试探与揣摩,却也少了谈情说爱中暧昧情愫。经过四海八荒常年累月的实践,它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不合适就是家穷,没感觉就是人丑,一见钟情就是好看,深思熟虑就是有钱。

对于我来说,可能相亲的唯一价值就是,当见到相亲对象的那一刻,我就能知道自己在媒婆眼里是个什么货色?

我究竟是个什么货色呢?还需等待我那些相亲对象来检验。鉴于老姚已经将此事提上了日程,我想过不许久,我就会迎来一次又一次自我检验的机会。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6844903709533536263
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