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Java 中的数据类型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7

数据类型

Java 是一门强语言,语言的数据类型分为:八种基本类型和三种引用类型(数组, class, interface)。在声明变量或常量时必须指定数据类型。

Java 中的数据类型

整数类型

Java 中整数类型都是有符号型。 整型分为int(默认), byte、short、int 和 long 四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宽度和范围的不同。

Java 中的数据类型

  • byte 的范围 1 字节 -128 到 127
  • short 的范围 2 字节 -32768 到 32767
  • int 的范围 4 字节 -2147483648 到 2147483647(约 21 亿)
  • long 的范围 8 字节 -9,223,372,036,854,775,808 到 9,223,372,036,854,775,807

为方便查看数值类型的最大和最小值, Java 提供了对应了静态成员变量。例如 Integer.MAX_VALUE 和 Integer.MIN_VALUE。

实型(小数类型 / 浮点型)

存储格式 浮点格式采用 阶码 + 尾码 的方式。

  • 浮点型常量后面加后缀修饰, Float 类型以 F/f 结尾,double 类型以 D/d 结尾。
  • 如果浮点常量不带后缀,则默认为双精度常量

Java 中的数据类型

二进制中为表示小数,也采用类似的科学表示法,形如 m×(2^e)。m 称为尾数,e 称为指数。指数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负的指数表示那些接近 0 的比较小的数。在二进制中,单独表示尾数部分和指数部分,另外还有一个符号位表示正负。几乎所有的硬件和编程语言表示小数的二进制格式都是一样的。这种格式是一个标准,叫做 IEEE 754 标准,它定义了两种格式:一种是32位的,对应于 Java 的 float;另一种是 64 位的,对应于 Java 的 double。

32 位格式中,1 位表示符号,23 位表示尾数,8 位表示指数。 64 位格式中,1 位表示符号,52 位表示尾数,11 位表示指数。

在两种格式中,除了表示正常的数,标准还规定了一些特殊的二进制形式表示一些特殊的值,比如负无穷、正无穷、0、NaN(非数值,比如 0 乘以无穷大)。IEEE 754 标准有一些复杂的细节,初次看上去难以理解,但也不常用。

1、Float:比特数为 32,数值范围为 -3.4E+38 ~ 3.4E+38 2、Double:比特数为 64,数值范围为 -1.7E-308~1.7E+308

// 三者都是一回事
double d = 1.23; // 浮点型常量默认为 double 类型
double d = 1.23d;
double d = 1.23D;

无论是使用 float 还是 double,进行运算时都会出现一些非常令人困惑的现象,比如 0.1f * 0.1的结果看上去应该是 0.01,但实际上,屏幕输出却是 0.010000001,后面多了个 1。

二进制是类似的,但二进制只能表示那些可以表述为 2 的多少次方和的数。为什么计算机中不能用我们熟悉的十进制呢?在最底层,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只能表示两个状态,通常是低压和高压,对应 0 和 1,使用二进制容易基于这些电子元器件构建硬件设备和进行运算。如果非要使用十进制,则这些硬件就会复杂很多,并且效率低下。 计算不精确,怎么办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需要那么高的精度,可以四舍五入,或者在输出的时候只保留固定个数的小数位。如果真的需要比较高的精度,一种方法是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运算,运算结束后再转化为小数;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十进制的数据类型,这个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在 Java 中是 BigDecimal,运算更准确,但效率比较低。

数字表示方式

不同的进制数

Java中对整型数据的表示有以下三种形式:

  • 二进制:数据以 0b0B 开头(jdk 1.7新增)。
  • 八进制:数据以 0 开头,例如:054012
  • 十六进制:数据以 0x0X 开头,例如:0x110xAD00

二进制写起来太长,为了简化写法,可以将 4 个二进制位简化为一个 0~15 的数, 10~15 用字符 A~F 表示,这种表示方法称为十六进制。

指数表示

进行数学计算时往往会用到指数表示的数值。如果采用十进制表示指数,需要使用大写或小写的 e 表示幂。

System.out.println(1e2);// 100.0
System.out.println(1e+2);// 100.0
System.out.println(1e-2);// 0.01
System.out.println(1E+1);// 10.0

在使用十六进制数的时候也是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只是此种用法用得不多

// 表示十六进制12 乘以 (2 的 2次方) = 18 * 4 = 72
System.out.println(0x12P2);

在 Java SE 7 中,还支持以下划线作为分隔符联接的数值表示方式, 但是下划线不能放在首尾的位置

输出样例

System.out.println(123_456);
System.out.println(0B1111_1111);
System.out.println(3.141_592F);

字符类型

  • Java中 char 声明字符类型
  • 必须用单引号括起来的单个字符
  • 双字节国际统一标准 Unicode 编码,占两个字节(16 位),因而可用十六进制(无符号的)编码形式表示, 所以'A'字符也可以用 Unicode 编码 '\u0041' 表示

提示 字符类型也属于是数值类型,可以与int 等数值类型进行数学计算或进行转换。这是因为字符类型在计算机中保存的是 Unicode 编码,双字节 Unicode 的字符范围:\u0000(即为 0)到 \uffff(即为 65,535)

在 Java 中,为了表示一些特殊字符,前面要加上反斜杠(\),这称为字符转义。

Java 中的数据类型

特殊字符 \u3000 表示一个中文空格。

布尔类型

在 Java 语言中声明布尔类型的关键字是 boolean,只有两个值:true 和 false。

Java 中的数据类型

变量

变量和常量是构成表达式的重要部分,变量所代表的内部是可以被修改的。

  • 一定要注意变量属于哪个类型和它的取值范围。
  • 强制类型转换(小能默认转大,大转小要用强转)。
  • 强转可以取某个实数的整数部分(int a = (int)12.34)。

方法内局部变量(自动变量)

  • 局部变量只定义在局部范围内,如:方法内,语句内等。
  • 局部变量存在于栈内存中。
  • 作用的范围结束,变量空间会自动释放。
  •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
  • 在方法体内可以定义本方法所使用的变量,这种变量是局部变量,它的生存期与作用域是在本方法内。
  • 方法体内定义变量时,变量前不能加修饰符
  • 局部变量在使用前必须明确赋值,因为它没有默认值,否则编译时会出错。
  • 在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它只在语句块中有效;
  • 方法参数:作用域是整个方法。
  • 异常处理参数: catch 跟随的异常处理块。

非静态成员变量

  • 定义在类中,在整个类中都可以被访问。
  • 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建立而建立,存在于对象所在的堆内存中。
  • 成员变量有默认初始化值。

静态成员变量(全局变量/类变量/静态成员变量)

在定义 class 时,作为成员变量且加了 static 关键字。

常量

在 Java 中,常量是一种在程序运行期间其值不会改变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固定的、不可变的数据。

常量可以是整数、浮点数、字符、字符串等数据类型。为了表明一个变量是常量,需要在变量声明时使用 final 关键字。例如:

final int MAX_COUNT = 100;

在上面的例子中,MAX_COUNT就是一个常量,它的值被设定为 100,并且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

常量的使用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因为它们清晰地表明了一些固定的值,而且在需要更改这些值时也更容易进行管理。

字面量

字面量是指在编程语言中直接表示值的表达式。它是一个固定的值,不需要计算或解析。

在 Java 中,字面量可以是各种数据类型的具体值,比如整数字面量(如 123)、浮点数字面量(如 3.14)、字符字面量(如 'A')、字符串字面量(如 "Hello, World!")等。

数值类型相互转换

自动类型转换

自动类型转换就是需要类型之间转换是自动的,不需要采取其他手段,总的原则是小范围数据类型可以自动转换为大范围数据类型,列类型转换顺序如图所示,从左到右是自动。

Java 中的数据类型

注意 如图所示,char 类型比较特殊,char 自动转换为 int、long、float 和 double,但 byte 和 short 不能自动转换为 char,而且 char 也不能自动转换为 byte 或 short。

char 和 int 的码值对应,即 ASCII 码 0-9 48-57 A-Z 65-90 a-z 97-122

// 字符 转 int 属于自动升位, 不需要强转
int c = 'a';
// 输出'A'
System.out.println((char)(c - 32));

强制类型转换

在数值类型转换过程中,除了需要自动类型转换外,有时还需要强制类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是在变量或常量之前加上“(目标类型)”实现。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