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找海外工作时可以做的一些提前准备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2

资深海外远程的老码农又来刷存在感了 :p


英文名

起个易读的英文名,但不是非得取像 Steven, Olivia 这种传统的英文名。

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也可以,可能你喜欢某个美剧或者电影里面的某个角色,用他们的英文名是 ok 的。

另外一个思路是直接用拼音,或者拼音的衍生。如果你的中文名拼音非常符合英语发音,比如 Fan Bingbing 、Guo Jingjing 、Li Lu 这样的,那直接用拼音就最合适不过了。老外一看就知道怎么读。

但,如果你的拼音是 Jian, Xue, Qian 这样的,那建议可以衍生出来发音相近的英文名,比如 Jay for Jian ,Sue for Xue ,Chan for Qian 。

唯一有个不好的地方是在签署法律文件的时候,是需要通过 legal name (一般是护照上的拼音)签署的。如果大家都习惯了你改的英文名的话,在生成法律文件的时候容易出错。

邮箱

最好就不要用 qq.com 或者是 163.com 这样的邮箱了,不是说 low 还是怎么的,就是别人用起来不方便,看起来也不专业。

梯子不稳的推荐用 Outlook ,有条件的一定使用 Gmail 。

邮箱最好就是名+姓 @gmail.com 这样,但现在都很难注册到了这么干净的邮箱了。可以稍微改一改,加一些前缀后缀的,比如 johnthedev@gmail.com (John the Dev),或者 john789@gmail.com 等。

邮箱定好了就一直用那一个,能省去不少麻烦;邮箱管理的话,就善用标签和自动的 filter 把可以自动化处理掉的邮件都自动化处理掉。

海外工作模式非常依赖邮件,所以邮件管理也要做好,不然很容易经常找不到东西。

会议工具

把 Zoom 和 Skype 下载好,用上面选好的邮箱注册好对应的帐号就 OK 了。Google Meet 也是个常用的视频会议工具,但它可以直接在浏览器里使用,比较方便。

Slack 没必要提前注册,因为 Slack 的设计很奇葩,你加入每个新组织的时候都要单独再注册个号。

聊天话题

准备这些话题是为了让你在初期和老外侃大山的时候不会突然因为哪个词卡壳说不出来。然后也因为这些都是你准备过的“语料”,你说起来的时候也会更有信心,老外会有种你英语能力很好的感觉。

  • 家庭
    • 自己的基本家庭情况,是否有兄弟姐妹,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先自己过一遍
  • 家乡和现居住城市
    • 如果不是北京、上海的话,你还得学怎么描述你的家乡在中国的哪个部位;像我广东的,我就说在香港北边
    • 家乡人口多少、有什么特色之类的
  • 天气
    • 在英语里天气是个很好的引子,把自己所居城市的春夏秋冬都想着用英语说说
  • 兴趣爱好
    • 比如你喜欢足球的,把球队和一些球员的英文名搞对了
    • 如果有一些赛事你想和同事聊,可以看看英文的赛事报道

职业相关

本地或者云端(最好是云端)创建个文件夹,把简历啊、作品啊、证书啊什么的都放里,把文件名都起好,方便搜索。

职业经历、项目经历、教育经历都提前翻译好,没事可以多看几遍。

社交媒体,不用刻意说去打造成什么样子,但是也不要太随意。如果你是设计师,就把 Dribbble 、Behance 整理好;如果你是程序员,就把 GitHub 整理好;如果你是运营呀、市场呀、产品这类岗,那就把 Twitter 和 LinkedIn 都整理好。

程序员们爱搭博客,也不是不行,但是以内容为主;没内容的博客就像没钱的银行账户一样 - useless 。


希望对各位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