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年近30,从北京到南宁再到深圳,悲剧的2022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3

年近30,一事无成。2022过得依旧那么凄惨。如果时间线再往前扩展十年,真的是日子越过越难,生活更是没有起色。 每次都以为是低谷,没想到只是我年轻了,才刚开始而已。

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作为一个低欲望的人,我把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我的生活会这么糟糕。身无分文,更不用提什么存款,车的,不存在的。甚至有时会吃饭都成问题。

下面是我今年的一些生活重点。

从南宁到深圳

南宁的日子

年近30,从北京到南宁再到深圳,悲剧的2022

工作方面。从南宁到了深圳。从电动车之城来到了大湾区中心。作为一个柳州人,对于南宁的感情很复杂,肯定不会喜欢。但是做这一行,在广西也就南宁还有一点企业。

当初刚从北京来到南宁的时候,第一印象:

  • 和北京相比不遑多让的高楼大厦
  • 更新更快的地铁
  • 更宽的道路
  • 更便宜的篮球场馆
  • 当然还带着直逼北京的物价(不算北京CBD)。
  • 房租500一个月,大单间

这物价怎么说呢?我在北京村里面能够吃到加肉的面10块钱吃得饱饱的。南宁的城中村可不行,物价和外边根本没差别。

在南宁,我每个月刚刚过万的工资,其实过得也还不错。想吃什么吃什么,基本不用看价格。虽然公司加班的强度更甚京城的。但是总体来说还算过得比较恰意的。

年近30,从北京到南宁再到深圳,悲剧的2022

再结个婚生个小孩,日子也不是不能过下去。可惜,天不遂人愿。奶奶中风了。当初我从北京回到广西,也是为了陪伴白发送黑发的奶奶,而且把黑发都给送走了。现在为了奶奶,手上刚存的点小钱全消耗完了。而且为了因对之后的费用。我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北上广深。

四月份的深圳

第一选择北京,北京本想靠内推,结果经济情况着实不好,内推的公司全都停止招聘,开始裁员了。反倒是自己在深圳投的公司,陆陆续续有了面试的邀请。两地一共投了120家公司,总共收获了24份面试。比我三年工作经验反馈的比例可少太多。

哦,原来寒冬真的来了。

远程面试很有意思,很多面试官只要你出镜,他自己不出镜,弄得我老走神。聊着聊着,看不到对方的表情,总感觉对方不在听,自己心思已经到了外边的篮球场了 。

面试结果有遗憾也有顺利的。总的来说,3月底敲定去向。4月初就到了深圳湾红树林附近了。

年近30,从北京到南宁再到深圳,悲剧的2022

毕竟是一线城市,和南宁相比:

  • 更高的物价
  • 2300一个月的小单间
  • 好窄的路
  • 发达的地铁

这些没啥好说的,意料之中。从生活成本来说,深圳比南宁高很多。其他方面,对于我个人而言,差不多,依旧能够找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依旧能够找到篮球场,还是有不少朋友同学在深圳。

变化最大的肯定就是薪资了,税前月薪涨幅将近了300%,总包由于年终多了 两个月,涨幅更高。

拿到手的钱相比那些生活成本,没有回广西的理由。如果能一直拿这个薪水的话。而且也是少有了下班能够看到太阳。原来6点半就下班,晚上的时候相当的多的。自己在家忙了半天,感觉应该已经11 12点的样子。实际才8点钟。打游戏都能打到无聊。

当然最近还是要加班到8点多,总算让自己没有忘记是做开发的。

  • 高很多的薪资
  • 相比南宁更加轻松的工作压力

都说二线城市工作压力小,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南宁的就业体验很糟糕。老板觉得给了你钱就能够使劲造你了

从Flutter到Vue

年近30,从北京到南宁再到深圳,悲剧的2022

技术方面。今年从开发原生APP到了使用Vue开发网页。Flutter开发体验相当的舒服,是那样能够让你自愿加班的舒服,会写上瘾的。

  • 也面妙级的更新。和RN残废热更新,总是需要摇一摇相比,一天下来对手腕放松不少
  • 声明式 UI 编写方法更加的直观。类比CSS的各种属性都完全面向对象化,没有切割的感觉。原来界面还能这样子写。

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flutter说是跨平台的。但是你不会原生开发的话,太多东西做不了,IM系统,直播系统,人脸识别的SDK。这些东西都是原生开发的。所以你需要需要会简单的原生语言桥接这些SDK。

遗憾的是,不管Flutter怎么样,在看深圳的公司的时候,发现flutter的岗位薪资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所以为了钱,依旧选择了投递Vue的岗位。

Vue这个技术栈,在此之前接触过半年的时候。临时背背一些概念就直接去面试了。还好的是,面试基本还是围绕着JS基础,然后到各种业务的解决办法。到也顺利让我混过了不少面试。

相对于Vue,我更加熟悉的是React,在开发Flutter之前,就是负责的RN的开发。

不知道谁说的Vue更加的容易上手,我进公司之后,感觉举步维艰。不知道为啥这玩意儿怎么会有这么多概念。

不过还好熬过来了。

从小团队到大团队

年近30,从北京到南宁再到深圳,悲剧的2022

从工作伙伴上说。从小团队到了大团队。

才真正的理解了那些大佬为什么建议应届生不要加入小公司,要去大厂了。

可惜当初我是没得选。菜鸟是没有选择权的。能够有公司“收留”就很不错了。即便是第一家一共三个人的公司,我也只能选择去,不然就只能在北京卖房了。

年近30,从北京到南宁再到深圳,悲剧的2022

从小团队到大团队,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为什么事情这么容易就办成功了。 一个大的需求,你一点我一点,两周之后一合并,居然就完成了。在这期间你只有关注于自己的代码就行。

开会:是完全听不懂的

开会,完全听不懂,领导时不时夹杂的英文,加上各种闻所未闻的名词。什么是迭代,什么是缺陷,哦,原来BUG可以叫做缺陷的。codereview是什么?PR是什么?MR是什么?last day是啥?deadline是啥?敏捷开发是啥?瀑布开发是啥?

领导还喜欢提问刚来的员工,每次问到我有什么意见。我都只想说,我想拉屎。

痛苦了几个月之后,开会的椅子才算坐得稳了。

写代码:专注于提升质量

领导给我的第一个长期任务,就是提高团队的代码质量。

我觉得这个有点可笑。我没写一行代码,没有文档在旁边就写不下去的人。其他兄弟姐妹可都干了好几年的Vue了。

没办法,为了不丢人。每天下班都回去看开源项目,看书。

把GIthub前几页的开源vue项目都看了一个遍,把《重构》《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代码整洁之道》都翻了一个遍。

拿到三个需求,三次都用不同的想法来写,为了实现vue的最佳实践。

现在,可能也只能说勉强跟上伙伴们的步伐。万万不敢说提升了什么什么质量。

在提升自己之余,全身心加入了代码审查当中,每一个代码合入都看,都评论。坚持两周举办一次技术分享会。不敢说多有成效,只能说无愧于心了。

外包兄弟姐妹:卧虎藏龙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外包是个什么印象。在来这家公司之前,我觉得进了外包就意味着人生就已经完蛋了。就和在我读书的时候,觉得30岁的人都死后已经半截身子埋土里一样,直到自己将近30岁,才觉得自己依旧是少年。

每天和外包兄弟们一起工作,加上参与了外包的面试,才了解到这些信息:

  • 薪资:这些外包兄弟的工资,每个月到手的,加上周末加班的加班费。分分钟超过同阶别的内部伙伴。内部的周末只有调休🙃。
  • 解决问题的能力:需求分配下去,咔咔两天就提交代码了。很多人的水平比我之前公司的兄弟高太多。
  • 定位问题的能力:我还没有找到代码在哪里,兄弟已经解决。
  • JS基础:我们组的一个外包兄弟JS的基础让人感觉到诧异,真的很强,我认为他这样的人去面试腾讯字节的基础面试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只能说确实是存在这样的人在。他们唯一差的地方就是学历。

也没啥为他么可惜的,拿的钱不少,压力却不大。每天只能关注自己手上的任务,没有人动不动来找开会,说一些你一知半解的东西。

前面怎么走

很明显的感觉到大环境的恶劣。面试更加的卷,所谓的卷,就是以前你需要要会abc就可以通过面试了, 现在需要a到h了。这确实是现状,这次出来面试,不管大小公司,居然都问到了算法,这可是前端耶!!!

现实确实如此,但是也不应该整天怨天尤人。你尽力了么?你真的去努力了么?

都还没有尽力,就整天说环境怎么怎么样。这样的人是真的low。

年近30,从北京到南宁再到深圳,悲剧的2022

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我是保持乐观状态的。

对于我自身的生活,我依旧保持悲观。

我不敢去面对我接下来可能会碰到的事实。说着是为了给奶奶治病来深圳,更何尝不是在逃避,逃避那样的家庭现状。逃避奶奶现在的状态。

我不知道奶奶真的不在的那一天。我工作的的动力在哪里?前面怎么走?我想不到。

我只想要学好英语、做一个GO的项目、多输出Java相关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