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每日一问】手撸单例以及优缺点分析
饿汉单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e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ence;
}
}
- 在类被加载进入内存的时候就创建单一的instance对象,这种模式比较消耗内存资源。
- 优点:获取对象的速度快;避免了多线程的同步问题。
- 缺点:类加载过程慢。
饿汉变种单例(静态内部类)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 这种单例模式在第一次类加载时并不会初始化,只有在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时虚拟机加载SingletonHolder并初始化SingleTon实例,也是线程安全的,也是推荐使用的。
- 优点:线程安全,节约资源
- 缺点:第一次加载时反应稍慢
为什么静态内部类是线程安全的?
首先了解一下静态内部类的优点:
- 外部类加载时并不需要立即加载内部类
- 内部类不被加载则不去初始化INSTANCE,故而不占内存
- 具体来说当SingleTon第一次被加载时,并不需要去加载SingleTonHoler,只有当getInstance()方法第一次被调用时,使用INSTANCE的时候,才会导致虚拟机加载SingleTonHoler类。
那么是如何实现线程安全的?
在类加载的最后一个阶段:类的初始化,本质就是执行类构造器的<clinit>
方法。<clinit>
是由javac编译器生成的,JVM内部会保证一个类的<clinit>
在多线程环境下被正确的加锁同步,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有多个线程同时去做类的初始化工作,那么只有一个线程会执行<clinit>
方法,其他线程会阻塞,直到执行完,其他线程唤醒,但是不会再次执行<clinit>
方法。也就是说,一个类只会初始化一次。
再看上面的单例可以简单看出,这里对INSTANCE的赋值操作,编译之后实际上就是一个<clinit>
代码,当我们执行getInstance()时,会导致SingletonHolder类的加载,类加载的最后会执行类的初始化操作,即使在多线程下<clinit>
也只会被执行一次,所以他只有一个实例存在,从而避免多线程的问题。
懒汉单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null;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ence;
}
}
- 这种模式只有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进行实例的初始化,在单线程下能够非常好的工作,但是在多线程下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 优点:节约资源
- 缺点:第一次加载时需要实例化,反应稍慢;多线程下不能正常工作
懒汉+线程安全单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null;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getInstance(){
if(instance==null){
instance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 这种模式为了解决多线程问题,采用了对函数进行同步的方式,但是比较浪费资源,因为每次都要进行同步检查,而实际中真正需要检查只是第一次实例化的时候。
- 优点:在多线程下可以安全的使用
- 缺点:造成不必要的同步开销
枚举单例
public enum Singleton{
INSTANCE
}
- 这种模式基本没人在用,知道就行。
双重校验锁单例(DCL)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null;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null){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if(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 第一次判空是减少不必要的同步开销,也是对上面写法的改进;第二次判空是创建实例对象。注意这里使用了
volatile
关键字。 - 这种模式既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也解决了多线程的问题,建议使用。
-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线程安全。
- 缺点:第一次加载时反应稍慢,在高并发环境下有缺陷。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695020901894612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