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iOS常见问题总结与解答(2)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7

AppDelegate如何瘦身?

要使AppDelegate瘦身,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 分离业务逻辑:将AppDelegate中的业务逻辑分离到其他类中,以减少AppDelegate的负担。可以创建独立的类来处理网络请求、数据管理、推送通知等功能,然后在AppDelegate中调用这些类的方法。

  2. 使用模块化架构:将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这样可以将AppDelegate中的代码分散到各个模块中,使其更易于管理和维护。

  3. 使用第三方库和框架:利用现有的第三方库和框架来处理常见的任务,如网络请求、数据库操作、推送通知等。这样可以减少AppDelegate中的代码量,并提高开发效率。

  4. 使用单例模式:将一些需要全局访问的对象设计为单例,以避免在AppDelegate中重复创建和管理这些对象。通过单例模式,可以将这些对象的初始化和配置逻辑移到合适的地方,使AppDelegate保持简洁。

  5. 使用配置文件:将一些配置信息(如API密钥、服务器地址等)存储在配置文件中,而不是硬编码在AppDelegate中。这样可以使AppDelegate更加通用和可配置,减少对代码的修改。

  6. 使用应用程序生命周期方法:合理使用AppDelegate中的应用程序生命周期方法,如applicationWillResignActive、applicationDidEnterBackground等。将与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相关的代码放在适当的方法中,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AppDelegate变得更加轻量级和可维护,将业务逻辑和功能分散到其他类中,使得AppDelegate只负责应用程序的启动和基本配置。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iOS如何将一些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文件中而不是硬编码在AppDelegate中?

在iOS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Property List(plist)文件:可以创建一个plist文件来存储配置信息。在Xcode中,可以创建一个plist文件,并在其中添加键值对来表示配置项和对应的值。然后,在AppDelegate中读取plist文件中的配置信息。

  2. JSON文件:类似于plist文件,你可以创建一个JSON文件来存储配置信息。在Xcode中,可以创建一个JSON文件,并在其中定义配置项和对应的值。然后,在AppDelegate中读取JSON文件中的配置信息。

  3. 数据库:你可以使用SQLite或Core Data等数据库来存储配置信息。创建一个表或实体来存储配置项和对应的值,然后在AppDelegate中查询数据库获取配置信息。

  4. 远程服务器:将配置信息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请求从服务器获取配置信息。可以使用HTTP或其他协议与服务器通信,并在AppDelegate中处理服务器响应。

以上方法中,plist文件和JSON文件是比较简单的方式,适用于较小的配置信息。数据库和远程服务器适用于较大或需要动态更新的配置信息。

无论使用哪种方式,你需要在AppDelegate中读取配置文件或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配置信息,并将其存储在适当的数据结构中,以便在应用程序中使用。这样可以将配置信息与AppDelegate的代码分离,使其更加灵活和可维护。

反射是什么?可以举出几个应用场景么?

反射(Reflection)是一种在运行时检查和操作代码的能力,它允许我们动态地获取和修改对象的属性、方法和类型信息。在iOS开发中,反射可以提供一些强大的功能,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动态调用方法:使用反射,我们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调用对象的方法,而不需要提前知道方法的名称和参数。这对于实现插件化架构、实现动态配置和扩展功能非常有用。

  2. 自动生成代码:反射可以帮助我们自动生成代码,例如根据模型对象自动生成JSON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代码,或者根据数据库表结构自动生成对应的数据模型类。

  3. 运行时类型检查:通过反射,我们可以在运行时检查对象的类型信息,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某个特定的类或协议的实例。这对于实现运行时的类型转换和类型安全检查非常有用。

  4.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反射可以帮助我们将对象转换为字典或JSON格式,并且可以将字典或JSON格式的数据反序列化为对象。这对于网络请求和数据持久化非常有用。

  5. 自定义注解和元数据:通过反射,我们可以读取和修改对象的注解和元数据信息。这对于实现自定义的注解处理器、实现运行时的依赖注入和配置管理非常有用。

需要注意的是,反射虽然功能强大,但也会带来一些性能和复杂性的开销,因此在使用反射时需要谨慎考虑。在大多数情况下,静态类型和编译时检查是更好的选择。


Learn more:

  1. Reflection in Swift - Swift by Sundell
  2. Reflection in Swift: How Mirror works - SwiftLee
  3. Swift | What is Reflection and how is it used? | by Matheus Quirino Cardoso | Nov, 2023 | Medium

有哪些场景是NSOperation比GCD更容易实现的?

NSOperation比GCD更容易实现的一些场景包括:

  1. 任务依赖关系:NSOperation允许定义操作之间的依赖关系。这意味着可以指定一个操作在另一个操作完成之前不会开始。在需要按特定顺序执行一系列任务的场景中,这非常有用。

  2. 可观察性:NSOperation和NSOperationQueue提供了可以使用键值观察(KVO)进行观察的属性。这使得可以监视操作或操作队列的状态,这对于跟踪进度或处理错误非常有帮助。

  3. 暂停、取消和恢复:NSOperation允许暂停、恢复和取消操作。这使得可以更好地控制任务的执行。相比之下,一旦使用GCD分派了一个任务,就对其执行具有有限的控制能力。

  4. 控制性:NSOperationQueue允许指定同时运行的操作的最大数量。这使得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同时运行的任务数量,在需要限制资源使用或确保特定并发级别的场景中非常有用。

总而言之,在需要管理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观察操作状态、具有暂停、取消和恢复任务的控制能力,或者需要限制并发操作数量的场景中,NSOperation比GCD更容易实现。

Learn more:

App 启动优化策略?最好结合启动流程来说

App 启动优化是提高应用程序启动速度和响应性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启动优化策略,结合启动流程来说明:

  1. 延迟加载:将不必要的资源和功能延迟加载到需要时再初始化。在应用程序启动时,只加载必要的核心组件和数据,以减少启动时间。例如,可以将某些模块或库的初始化推迟到第一次使用时。

  2. 异步初始化:将耗时的初始化操作放在后台线程进行,以避免阻塞主线程。这样可以让应用程序在后台初始化必要的资源,同时保持用户界面的响应性。例如,可以使用GCD或NSOperationQueue来异步执行初始化任务。

  3. 冷启动缓存:将启动过程中需要的数据和资源缓存起来,以便下次启动时可以更快地加载。这可以通过使用本地缓存、预加载数据或使用持久化存储来实现。例如,可以将某些静态数据或图片缓存在本地,以减少网络请求和加载时间。

  4. 代码优化:对启动过程中的关键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执行效率。这包括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避免重复操作、使用更高效的算法等。通过优化代码,可以减少启动时间和资源消耗。

  5. 启动图像优化:使用合适的启动图像,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启动图像应该尽可能简单和轻量,以便快速加载和显示。避免使用过大或复杂的启动图像,以减少启动时间。

  6. 性能监测和优化: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来监测应用程序的启动性能,并找出潜在的瓶颈和性能问题。通过定期进行性能优化,可以不断改进应用程序的启动速度和响应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启动优化策略,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程序需求和启动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重点是减少不必要的加载和计算,异步执行耗时操作,以及合理利用缓存和优化代码,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启动性能。

App 无痕埋点的思路了解么?你认为理想的无痕埋点系统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无痕埋点是一种在应用开发中用于收集用户行为数据的技术,它可以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采集。在iOS开发中,实现无痕埋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1. 运行时方法替换:通过运行时方法替换技术,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将埋点代码插入到目标方法中。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实现页面进入次数、页面停留时间和点击事件的埋点[1]

  2. 可视化埋点:可视化埋点是一种通过界面操作来完成埋点配置的方式。开发者可以通过后台配置需要统计的地方,然后通过hook住需要统计的类的load方法来实现方法替换,最后将统计到的事件上传给后台进行分析[1]

  3. 无埋点全埋点:无埋点全埋点是一种将埋点代码从业务代码中分离出来的方式。它的实现思路是在应用的关键方法中插入埋点代码,将埋点代码与业务代码解耦。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开发和维护成本,但埋点成本较高,解析复杂度较高[1]

理想的无痕埋点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无侵入性:无痕埋点系统应该能够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采集,以避免对用户体验和应用性能的影响。

  2. 灵活性:无痕埋点系统应该具备灵活的配置能力,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埋点配置和修改,以满足不同的数据分析需求。

  3. 高效性:无痕埋点系统应该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 可视化管理:无痕埋点系统应该提供可视化的管理界面,方便开发者进行埋点配置和数据分析。

  5. 数据安全性:无痕埋点系统应该具备数据加密和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Learn more:

  1. iOS无侵入的埋点方案如何实现? - 知乎
  2. GitHub - SandyLoo/iOS-AnalysisProject: iOS 无痕埋点方案
  3. 网易HubbleData无埋点SDK在iOS端的设计与实现 | 网易杭州前端技术部

你知道有哪些情况会导致app崩溃,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拦截并化解?

常见导致App崩溃的情况和解决方法如下:

  1. 内存不足:当应用使用过多的内存时,系统会强制关闭应用以释放内存。可以通过优化内存使用、释放不必要的资源、使用缓存等方法来减少内存占用 [1]

  2. 网络异常:在网络不稳定或断开的情况下,应用可能会崩溃。可以通过合理处理网络请求、添加网络连接状态的监听、使用断线重连机制等来处理网络异常 [1]

  3. 代码错误:存在代码错误或逻辑错误可能导致应用崩溃。可以通过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方法来发现和修复代码错误 [1]

  4. 设备兼容性问题:不同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差异可能导致应用崩溃。可以通过设备适配、版本兼容性测试等方法来解决设备兼容性问题 [1]

  5. 第三方库或服务问题:使用的第三方库或服务可能存在bug或不稳定性,导致应用崩溃。可以及时更新第三方库版本、使用稳定的第三方服务等来解决这些问题 [1]

  6. 并发访问问题:多线程或多进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导致应用崩溃。可以使用同步机制、线程安全的数据结构等来解决并发访问问题 [1]

  7. 用户操作错误:用户在应用中进行不当操作可能导致应用崩溃。可以通过添加输入验证、异常处理等来防止用户操作错误引起的崩溃 [1]


Learn more:

  1. APP常见崩溃原因_ios 容易崩溃的原因_小刘学安卓的博客-CSDN博客
  2. APP常见崩溃原因和测试方法整理_app崩溃原因与解决方法_打工人996的博客-CSDN博客

你知道有哪些情况会导致app卡顿,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避免?

iOS开发中导致App卡顿的情况有很多,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1. 频繁的UI更新:频繁地调用和调整UIView的相关属性,如frame、bounds、transform等属性,会导致界面卡顿。解决方法是尽量提前计算好布局,需要时一次性修改属性,减少不必要的调用和修改[1]

  2. 复杂的视图层级:如果视图层级过于复杂,会增加渲染的负担,导致卡顿。解决方法是优化视图层级结构,尽量减少视图的嵌套层级,合并重叠的视图,使用合适的容器视图来组织视图层级[1]

  3. 长时间的计算任务:在主线程执行长时间的计算任务会阻塞UI的响应,导致卡顿。解决方法是将耗时的计算任务放在后台线程执行,然后在主线程更新UI[2]

  4. 内存泄漏:内存泄漏会导致内存占用过高,从而影响应用的性能。解决方法是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避免循环引用,使用弱引用来避免强引用导致的内存泄漏[2]

  5. 大量的网络请求:如果同时发起大量的网络请求,会导致网络堵塞,从而影响应用的响应速度。解决方法是合理管理网络请求,使用合适的并发队列来控制并发数,避免同时发起过多的网络请求[2]

  6. 数据加载和解析:如果在主线程中进行大量的数据加载和解析操作,会导致主线程阻塞,从而引起卡顿。解决方法是将数据加载和解析操作放在后台线程执行,然后在主线程更新UI[2]

  7. 内存过高:如果应用占用过多的内存,会导致系统频繁进行内存清理,从而影响应用的性能。解决方法是优化内存使用,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避免内存泄漏,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来减少内存占用[2]


Learn more:

  1. iOS 卡顿原因及优化思路_ios转换nsdate 卡顿-CSDN博客
  2. iOS学习日记-APP卡顿原因分析及解决 - 简书
  3. iOS 页面的卡顿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如何优化app的启动速度 - 简书

iOS开发过程中App 网络层有哪些优化策略?

在iOS开发中,优化App的网络层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应用性能。下面是一些iOS开发中网络层优化的策略:

这些优化策略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实施,以提升App的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Learn more:

TCP为什么要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ses a three-way handshake fo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and a four-way handshake for connection termination. Let's explore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 processes:

Three-Way Handshake: The three-way handshake is used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 between two devices. It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tep 1: SYN (Synchronize)

    • The client sends a SYN packet to the server, indicating its desire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 The SYN packet contains a random sequence number (ISN) to initiate the connection [3].
  2. Step 2: SYN-ACK (Synchronize-Acknowledge)

    • The server receives the SYN packet and responds with a SYN-ACK packet.
    • The SYN-ACK packet acknowledges the client's SYN packet and includes its own ISN.
    • The server also reserves resources for the connection [3].
  3. Step 3: ACK (Acknowledge)

    • The client receives the SYN-ACK packet and sends an ACK packet back to the server.
    • The ACK packet acknowledges the server's SYN-ACK packet and completes the three-way handshake.
    • At this point, both the client and server have confirmed each other's ability to send and receive data [3].

The three-way handshake ensures that both parties are ready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connection before any data transmission occurs. It helps prevent data loss or mis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initial connection setup [1].

Four-Way Handshake: The four-way handshake is used to gracefully terminate a TCP connection. It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tep 1: FIN (Finish)

    • Either the client or server initiates the termination process by sending a FIN packet.
    • The FIN packet indicates that the sender has no more data to send.
  2. Step 2: ACK (Acknowledge)

    • The receiving party acknowledges the FIN packet by sending an ACK packet.
    • The ACK packet confirms the receipt of the FIN packet.
  3. Step 3: FIN

    • The receiving party, after acknowledging the FIN packet, may also have remaining data to send.
    • If so, it sends its own FIN packet to indicate the termination of its data transmission.
  4. Step 4: ACK

    • The original sender acknowledges the FIN packet by sending an ACK packet.
    • This final ACK packet confirms the termination of the connection.

The four-way handshake ensures that both parties have completed their data transmission before terminating the connection. It allows for the orderly and reliable closure of the connection, preventing any data loss or incomplete transmission [1].


Learn more:

  1. 大白话告诉你TCP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2. 关于TCP为什么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满分回答在此 - 知乎
  3. 4.1 TCP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面试题 | 小林coding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分别有哪些算法的实现?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是密码学中两种常见的加密方式,它们在密钥的使用和加密过程中存在一些重要区别。

区别如下:

  1. 密钥数量:对称加密只使用一把密钥来进行加解密,而非对称加密使用两把密钥,分别为公钥和私钥。

  2. 加密速度:对称加密的加解密速度通常比非对称加密快,因为对称加密使用的密钥是相同的,而非对称加密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

  3. 密钥管理:对称加密需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安全地分发和管理密钥,而非对称加密中的公钥可以公开传播,私钥保密即可。

  4. 安全性:对称加密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密钥的保密性,一旦密钥泄露,密文可以被解密。而非对称加密使用的是不同的密钥进行加解密,即使公钥泄露,私钥仍然保持机密,因此非对称加密更安全。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

  • 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1]
  • 3DES (Triple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1]
  • 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1]
  • Blowfish [1]
  • RC4 (Rivest Cipher 4) [1]
  • RC5 (Rivest Cipher 5) [1]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

  • RSA (Rivest-Shamir-Adleman) [1]
  • ECC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1]
  • DSA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1]
  • Diffie-Hellman [1]

这些算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进行数据保护。


Learn more:

HTTPS的握手流程?为什么密钥的传递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双向认证了解么?

HTTPS握手流程

HTTPS握手流程是建立安全的HTTPS连接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为什么密钥的传递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

密钥的传递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是因为非对称加密具有以下特点:

  1. 安全性: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方式,公钥可以公开,私钥只有持有者知道。这样可以确保密钥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2. 密钥交换:非对称加密可以用于密钥交换,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使用对方的公钥加密自己的随机数,然后通过私钥解密得到对方的随机数,从而生成相同的对称密钥。

  3. 效率:非对称加密的计算量较大,但只需要在握手阶段使用,而后续的通信可以使用对称加密,提高了传输效率。

双向认证

双向认证是指在HTTPS握手过程中,不仅服务器要验证客户端的身份,客户端也要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它包括以下步骤:

  1. 服务器发送证书:服务器在握手过程中发送自己的数字证书给客户端。

  2. 客户端验证证书: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的证书的合法性,包括检查证书的签名、有效期等信息。

  3. 客户端发送证书:如果服务器要求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客户端也可以发送自己的数字证书给服务器。

  4. 服务器验证证书:服务器验证客户端的证书的合法性。

通过双向认证,可以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都是可信的,增加了通信的安全性。


Learn more:

HTTPS是如何实现验证身份和验证完整性的?

HTTPS实现身份验证和完整性验证的主要方式是通过TLS/SSL协议。下面是HTTPS如何实现身份验证和完整性验证的详细解释:

身份验证:

  1. 数字证书:HTTPS通信至少需要一方提供合法的数字证书。服务器会生成一个数字证书,其中包含了服务器的公钥和其他相关信息。这个数字证书需要由可信的第三方机构(如证书颁发机构)签名,以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证书链:数字证书可以形成一个证书链,其中包含了多个证书。证书链的签名关系使得客户端可以信任服务器的公钥,从而确保通信的安全性。证书链的顶端是服务器的证书,由可信的第三方机构签名;中间的证书是用服务器的私钥签名的,用于验证服务器证书的真实性;最底端的证书是根证书,由操作系统或浏览器内置的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签名。

完整性验证:

  1. 密钥交换:在TLS握手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会协商选择一个密钥交换算法,如ECDHE。通过这个算法,双方可以生成一个共享的主密钥(Master Key),用于后续的数据加密和完整性验证。
  2. 数字签名:服务器会使用自己的私钥对关键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客户端可以使用服务器的公钥验证这些数字签名,从而确保信息没有被篡改。
  3. HMAC:在TLS通信过程中,使用HMAC算法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HMAC使用一个密钥和一个哈希函数,对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并生成一个校验值。接收方可以使用相同的密钥和哈希函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并与发送方发送的校验值进行比较,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HTTPS通过数字证书和证书链实现身份验证,通过密钥交换、数字签名和HMAC实现完整性验证,从而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Learn more:

  1. HTTPS 如何保证完整性和真实性? - 知乎
  2. https是如何实现安全通信的
  3. 谈一谈HTTPS的优点-信息加密,完整性校验,身份验证_https完整性校验-CSDN博客

如何用Charles抓HTTPS的包?其中原理和流程是什么?

使用Charles抓取HTTPS包的流程和原理如下:

流程:

  1. 安装和配置Charles:首先,需要下载并安装Charles代理工具。安装完成后,打开Charles并进行一些基本配置,如设置代理端口和SSL设置。
  2. 配置设备代理:将设备的网络代理设置为Charles的代理地址和端口。这样,设备的网络流量将通过Charles进行中转。
  3. 安装Charles的根证书:为了能够解密HTTPS流量,需要在设备上安装Charles的根证书。在设备上访问Charles的代理地址,下载并安装证书。
  4. 开始抓包:在Charles中,可以看到设备的网络流量,包括HTTP和HTTPS请求。可以选择过滤和查看特定的请求和响应。

原理:

  1. 中间人攻击:Charles通过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来实现抓取HTTPS包的功能。它截获设备发送的请求,并将其转发给服务器,同时也截获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将其转发给设备。这样,Charles就能够查看和修改请求和响应的内容。
  2. SSL代理:为了能够解密HTTPS流量,Charles使用了SSL代理。当设备发送HTTPS请求时,Charles会生成一个自签名的SSL证书,并将其发送给设备。设备会将该证书视为合法的服务器证书,并使用它来建立安全连接。然后,Charles会使用自己的证书与服务器建立安全连接,并将设备的请求转发给服务器。这样,Charles就能够解密和查看HTTPS流量的内容。
  3. 证书安装:为了能够解密HTTPS流量,设备需要信任Charles的根证书。通过安装Charles的根证书,设备会将Charles视为可信任的证书颁发机构,从而信任由Charles生成的SSL证书。

Learn more:

什么是中间人攻击?如何避免?

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 Attack,简称MITM攻击)是一种网络安全威胁,攻击者通过篡改或窃听通信流量,冒充通信双方之间的中间人,从而获取敏感信息或进行恶意操作。为了避免成为中间人攻击的受害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加密通信:使用加密协议(如HTTPS、SSH等)来保护通信内容,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或窃听。加密通信可以防止中间人攻击者获取敏感信息。

  2. 验证证书和公钥:在使用HTTPS等加密协议时,确保验证服务器的证书和公钥的有效性。通过验证证书的签名和公钥的合法性,可以防止中间人攻击者伪造证书或公钥。

  3. 使用双向身份验证:在通信过程中,双方都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对方的身份合法。这可以通过使用数字证书、令牌或其他身份验证机制来实现。

  4. 警惕公共Wi-Fi:在使用公共Wi-Fi网络时,要特别警惕中间人攻击。避免在不安全的公共Wi-Fi网络上进行敏感操作,如登录银行账户或输入密码等。

  5. 定期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补丁,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安全问题,减少中间人攻击的风险。

  6. 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来监控和阻止潜在的中间人攻击。这些工具可以检测异常流量和恶意行为,并提供实时保护。


Learn more:

  1. 一文了解“中间人攻击(MITM)”及如何防范 - 知乎
  2. 技术|如何避免中间人攻击(MITM)
  3. 清晰图解https如何防范中间人攻击_公钥密码体系防止中间人-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