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6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话分两头,对本文有任何疑问 / 建议 / 看法欢迎在评论区探讨学习,或者哪怕是动动发财的手指顺手点个赞 👍 加个不要钱的收藏 ⭐ 甚至关注一下呢 🎉 ~

重拾英语的契机

对于不少人来说,(目前)人生的英语水平巅峰,大概率是刚考完高考那会。随后,英语水平曲线一头往下扎。笔者大学四年全靠吃老本,考了两次四级,一次六级,全是裸考,连以 abandon 开头的四六级词汇小册都没有买过背过。踩线过的四级,六级距离过线遥不可及。一来二去,到了毕业工作后,除了仅有的一点点的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之外,其他的一概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的地步。再加上那时候得过且过,自然也没有学习英语的需求的意识。后来终于是开始学习了,发现很多好的资料、问题解决方案,大多来自 Github、Stack Overflow 等英文社区,很多时候只能一边翻译一边看,更别说大部分的框架文档都是英语。有时看的累了去某度找些中文资料,也充斥着一股机翻味。终于在某个 雷电交加、擦枪走火 的夜里,阿 Naux 要爆了!他决心开始 重拾英语

注:以下的各种工具、App 等并非广告推广,仅作主观推荐,如有疑问,请谨慎甄别以及评论区交流,但是你杠一定是你对。爱来自广州 ❤️。

词汇量

倘若把英语比作高楼大厦,那单词则是这座大厦的砖块。砖,大厦的最小组成单元,如身体之细胞,银河之星球,连单词储备都不够,如何能看懂、听懂、会用英语?

所以对于大部分准备学习英语且基础薄弱的人来说,背单词必然是绕不过去的坎,至少一些常见常用词汇,如果中小学生词汇,是必然要先掌握的。而且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此时背单词的获得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因为简单的词汇常见、易背。所以这个阶段应该、也只能背单词。

想起学生时代背单词,那时候没有什么工具,只能哼哧哼哧地在纸上默写,单从背单词的方面看,效率稍显低下。而且还要自己去控制什么时候复习背过的单词,背了多少等等。但是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好用的 App 可以协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背单词。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市面上有各种背词 App,如百词斩(大概是大学时代就听说的)、墨墨背单词等,这些笔者大概是很多年前用过一下,不便赘述。但是据笔者观察,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一类背词软件,是仅仅背单词的;即显示单词,播放读音,可能还有一些相应的联想图显示。这种是常见的图片联想记忆法,但是这种方法常常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离开了图片,你就不记得这个单词了 🤣(笔者和笔者朋友都有过的经历)。

而 2022 年中到 2023 年中近一年时间,笔者主要是用这个 Linvist 这个 App 背单词。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它的模式是会把你要背的单词放在句子中出现,而非单词卡片的形式,输入了正确单词后,会播放整个句子来强化语境,加强记忆。错词会被收集起来在后续不断地重复出现,直到这个单词过去连续五次(如下图的英语句子顶部的五颗横点,同理一个单词只有连续五次拼写正确才算记忆成功)出现你都正确回忆出来,才算记忆成功。App 可以设定每天背单词的数量,软件会调整新单词和复习词的比例。比如笔者每天计划是背 50 个,大概有 30 - 40 是新词,10 - 20 是错词。当然,这里不是说这种模式更优或者如何,学习方法是看是否适合,所以大可多尝试不同的工具,找到适合自己的。说到底,这些工具只是我们达到目的的方法,而记忆单词,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在使用期间,笔者的词汇量大概提高了2000 ~ 3000。此后看一些基础的技术文档等开始有一定的理解的感觉了,看一些简单的英文对话、短文也大概能看懂了。此时其他更核心问题就出现了。

语法!

如果单词是构建英语这座大厦的砖,则语法就是砖与砖之间的水泥(粘合剂),没有这粘合剂,就无法把单词串联起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意。笔者在重学英语的开始靠的仅仅是高中积累的一丁点语法知识,只能说有点东西,但是不多。一些简单的从句、时态之类的,勉勉强强可以想起并在阅读中理解到。但是若是比较复杂的句式,也常常看得云里雾里;所以在背了大概 7、8 个月单词后,便开始打算学习语法相关的知识。此时英语专业的友人介绍了一套《英语语法新思维》,买回来看后发现,内容深入浅出,例句、习题的也安排得当,确实适合基础薄弱的英语学习者。

如图这套书一共三本,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进度购买。基础薄弱的买初级即可。这套书笔者也介绍给了身边一些学习英语的朋友,反响也不错。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同时笔者还买了一套《新概念英语 3 》打算回来加餐。而事实证明,人常常高估自己的短期能力😂。买回来后看了第一篇,后面再也没有打开过。一来新概念的内容是非常的丰富,每课一篇短文,充斥大量短语、固定搭配、生词、长难句,导致其课后习题非常得多,而且难度还不低(对于我);二来,每天业余时间本来不多,除了运动、日常生活的时间后,留给英语学习的时间可能一天一个小时左右,而由于课程内容之丰富,对于笔者而言,光是完成一课,经过任务拆解后也需要一周以上,而且这还是吃力地坚持一周多才能达到这个程度,遂一课后便溃败而逃。现在我只记得第一篇的《Puma at large》😂,不过好歹也学会了一个短语“at large:逍遥法外的,未被捕的”。虽然那时候没有坚持下来,但是后面这本书估计会重新拿出来啃,现且按下不表。

听力

听力方面,由于平时有看外语电影、电视剧等习惯,所以并没有太刻意去进行什么训练,有时候可能会听听一些用来磨耳朵的英语视频(一类每个句子重复播放几遍的英语视频,适合通勤期间或闲来无事的听)。当然对于笔者当前水平,倒也没有对口语有太大的感受,毕竟看剧也是看中文字幕,也没有太多的场景使用口语,所以需求也不明显。所以听力的程度笔者也只是停留在简单句子勉强听懂,部分长句似是而非、长难生词多的句子是一脸懵逼。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第一阶段:水滴石穿

在笔者的重学英语第一阶段,便是把前面提到的三个部分进行了复习和学习,算是把高中习得而后丢掉的捡回来了个七八成。而这三部分可以算是英语学习三大件,对于小白来说,这确实是无法绕过的三座大山。

在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或应试教育中),这三部分给笔者的感受是貌合神离的,或者说是各自为营的;背单词就不断背,天天背;学语法就是抱着语法书看不同的从句、长难句、句型分析等;听力就是各种见缝插针听,什么吃饭刷美剧啥的。而笔者虽然是先背了一段时间的单词,然后再去学习语法,大抵也是这样的学习模式。譬如水滴而石穿,不过是每天地重复罢了。

但是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倘若是靠死记硬背,又有多少人不是背了忘忘了背?又有多少人不是看到几十个单词挤在一个长难句里面分析得头昏眼花?而又有多少人在吃饭刷剧、地铁刷剧中,除了消磨了时间,收效甚微?可能在开始的阶段,一张白纸,即使随手洒下点滴墨水,那也算是有所收获,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英语,尤其自学,瓶颈期来的特别快,随着热情的退却,重复而枯燥的记忆过程会不断地蚕食我们学习的耐力。

如果你已经被这三座大山消磨了不少学习耐心,甚至已因此让你打起了退堂鼓,那你不妨尝试一下以下几种方法,都是笔者亲身尝试过而目前也在坚持的方法。

第二阶段:趣味学习

大概是七八个月前,笔者偶然在 b 站刷到一个视频: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视频指路: 【罗肖尼】如何永远学会一个单词?

笔者承认,当时确实是被 “永远” 这两个字诱惑到了,虽然后面的 “52:50” 的时长非常地劝退,但笔者还是点进去将信将疑地看了起来,而这一看,却打开了我对英语学习的大门。

视频的前面总结了很多学习 / 记忆单词的方法,也揭示了这些学习方式的弊端,即如本文前面提到的:重复。很多的单词学习 / 记忆方式都是靠大量的刻意重复来让我们的大脑记忆吸收。但是,我们的大脑,既牛皮,也懒惰,越是枯燥无味的事情,它越是容易疲倦,所以这些方式很容易让我们坚持不下去;而即使坚持下去了,这种靠重复存储的记忆对于遗忘曲线的抵抗力也很低。

而后,他提到了关于阅读的效果。这是最让笔者茅塞顿开的部分。笔者一直苦于死记硬背的苦,也有思考过其他的英语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单词),甚至也考虑过看一些英语书(哈利波特等等),但是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科学地)挑选书籍,不知道这种方式对于英语提升是否和自身匹配,更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应这种方式的难易程度。而看完这个视频后,笔者不仅仅知道了为什么要进行英语阅读,还知道了怎么进行英语阅读。这也直接导致了笔者开始了一个从来做过的事情:英语原著阅读

注意,笔者非常强烈且衷心希望屏幕前的你抽出宝贵的一个小时去看看这个视频;既然本文你已经阅读到这里,说明起码你是渴望学习英语的;那么,非常有必要看看那个视频。本文只是水文一篇,权当记录;但是大佬的视频确实干货十足,比笔者这篇水文高到不知道那里去了。

英文原著阅读

一开始尝试阅读英语原著大概是三四个月前。可能这里你会奇怪,明明是七八个月前看的视频,为什么又过了三四个月后才开始尝试?这就是人的 “劣根性”:看完视频我大为震撼,然后翻了个身。懒惰,是最大的敌人,而这个敌人,会不断地不断地不断地不断地出现,在每一个我们松懈的时刻;可笑的是,懒惰很坚持,它坚持要把我们打倒。它将在后面被笔者再次提起。

笔者首先阅读的英文原著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挑选它作为第一本主要是因为笔者那时候刚好在看它的中文版,看完后觉得这书,写的实在太好了!同时这本书的蓝思值刚好符合当前笔者的英语的水平(什么是蓝思值),而且刚好看完后对内容还有记忆,这样也有助于读英文版时的长难句的理解(事实证明先看中文版再看英文版的方式非常适合我)。

于是乎,笔者秉承着,每天看一页,兴致来或有时间就再看一页的想法,居然把英文版《老人与海》看完了,现在回想真是觉得不可思议。一开始看的时候其实真挺累的,毕竟生词不少,然后复杂的句子也不少,大概看半页就开始有点累了;一开始遇到生词还会查字典,后面就放弃了,只要能看懂个大概句意就不查,通过语境猜测词义,这样也能减少因为查生词带来的阅读割裂感。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而这次的原著阅读,也让我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和一种循序渐近地学习的感觉。一个单词可能头几遍出现看不懂,后面不断地在不同的语境重复出现,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个单词的各种意思、词性、用法等;举个例子:看完《老人与海》,我知道了原来 dolphin 还有鲯鳅的意思,因为老人在整本书中,不断地遇见、提及鲯鳅,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dolphin 的这个意思。

而看完《老人与海》后,我就开始看《月亮与六便士》。也是先看了一遍中文版,然后再看英文版的,大概是每天看一章到两章,目前还没有看完。感觉除了单词,分析长难句的能力也在蹭蹭上升。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阅读原著的方式其实还是稍微有点门槛的,但是不多。比如你首先要有一点点的的单词积累,不是什么四六级那种程度,因为不同的词汇等级都有可以阅读的书籍,比如一些儿童读物、童话故事等,关键是先了解自己的大概词汇水平然后再去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接下来也是笔者撰写本文的主要的一个目的:笔者打算建立一个名著阅读打卡群,有兴趣或打算尝试阅读英语原著的朋友可以一起来试试;同时笔者也会分享一些测试英语词汇水平的方法,以便大家根据自己的水平挑选合适的书籍,有兴趣的可以添加文末笔者 vx,备注 “英语原著打卡” 进群。打卡活动没有任何收费,没有任何收费,没有任何收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可能对于部分朋友来说,确实基础比较薄弱,还没有到阅读名著的程度,没关系,这里还有一个更适合你的方式,也是笔者目前正在参与的一个开源项目:Earthworm

Earthworm

Earthworm 是一个通过简单的重复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的工具。既不是简单地重复记忆单词,也不需要有太多的语法基础(甚至不需要有),它只需要你每天刷一会,就当作是练习打字,放松大脑的一个工具。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按照给定的中文句子,输入对应英文句子,不会的可以播放声音甚至直接显示答案。不必担心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学不会,因为这些句子、句式在后面会不断地重复的以你见过的或者似曾相识的样子重复出现;你尽管刷,重复就交给它好了。

Earthworm 的目前的练习路径是根据 B 站 up 主 星荣英语笔记零基础学英语 系列教程走的,后续会引入更丰富的功能,如自定义练习文章数据、自定义练习计划、组队练习等功能,对于零基础学习英语的朋友或者基础薄弱的朋友非常友好;当然,搭配视频教程食用更佳。欢迎各位朋友来试用体验和反馈,也欢迎给项目 PR 😁,有新需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Earthworm 经过几百个内测用户几个月的试用期,目前第一个大版本已经趋于稳定。每天用户群中的朋友打卡、讨论、提需求甚至自己动手 PR,得到了大家的不少好评。其中群友们提到的最主要的一点:练习一段时间后,看到英文句子便不由自主地拆分长句,解析句子结构,像编译器一样,而且每一天的练习,又和前面的环环相扣,难易得当,刷起来心智负担低,成就感高,一天不刷浑身难受,提升效果明显。

当然,以上也是其他人的主观感受,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一样,没有最有效的工具,只有最适合的工具。在迷茫之初,多尝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英语注释 / 提问 / 讨论

除了以上两个笔者目前在坚持的学习方式,还有一个笔者在坚持的习惯,就是尽可能多用英语。具体表现为使用英语进行注释,在 GitHub / Discord 反馈问题和讨论时也是尽可能用英语表达。一般笔者写完一段英语后,会把它复制到 GPT 中,让它把写好的表达进行优化,这样除了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表达,也可以通过对比看到自己的表达中的问题。有时候闲来无事,笔者甚至会用 GPT 聊天;对于它来说,你即使有各种语法错误甚至单词错误,它也能理解到你想表达的意思,你可以一边和它聊,然后要求它在回复你之前先把你的句子的问题找出来纠正;同时你也可以为你们的对话限制一个话题,一个语境,诸如此类,可以专门训练某些你想要掌握的内容,比如英语面试、英语交友甚至英语对骂🤣。总而言之,在英语学习中,AI 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助手,一定要善用此类工具。

附上一些好用的 AI 工具:

口语

正如前面所说:在英语学习中,AI 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助手。不仅仅是写方面可以利用 AI,说方面也可以。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的口语相关的 AI 软件工具。不过大部分都是要收费以及需要魔法🧙🏻。目前笔者使用的是 callAnnie,这个软件支持语音交流,本质上就是语音型的 AI,还有不同的语音风格预设,最大的优点是因为免费🤭,支持 ios / Android / Web 多端,方便用户根据自身的习惯和空闲时间使用,而且口语识别也颇为准确。当然,使用这个工具需要加点魔法,所以要使用还得费点心里捣鼓一下,有兴趣折腾的可以试试。更多信息可以参考这个文章

CET-3.5 英语菜鸟的英语学习之路

以上是本人最近两年的英语学习经历,虽说不是有多显著的学习效果和进步,也不敢说自己英语水平有多好,但是分享出来,权当给读者朋友避坑也好,参考也罢。但私以为,不仅仅对于程序员,甚至是各行各业,学好英语都非常重要,因为至少现在大部分的学习资料、资源等数据,都是以英语为主,学好英语,才能让自己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更容易接收到更新的知识(防止被某些人和二手知识坑骗)。

题外话:懒惰

前面笔者提到,懒惰永远坚持,坚持把我们打败。这里想分享一句前面提到的那个视频 【罗肖尼】如何永远学会一个单词?里面的一句话:人会高估自己一两天能做到的事情,而低估自己一两年内能做到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某种突然的自我的触动下,决定做一件事,比如学英语、看英语原著,或者学吉他、学画画等,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到几个星期不等,我们兴致勃勃地向这个目标前进,但是突然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这个计划停止了,一如我们翻了个身,懒惰得逞了。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而也正如这个视频里提到的阅读计划:我们不需要每天看很多页的书,以免这个目标过大而被突然的翻身打败,而是着眼于一个非常细小的目标,每天半页书,甚至每天五句,三句,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日有所长,这不就是真正的水滴石穿吗?

- End -

我是 Nauxscript, github:Nauxscript, Blog:nauxscript.com, X:nauxscript, VX:Nauxscript, 就这样,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