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2022&2023年终总结 | 逆风而上,我是如何实现薪资翻番的?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3

大家好,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在摸鱼,或者咱俩有缘分,先说好,这不是一篇技术文,只是因为我想写点东西。至于写什么,在动笔之前我都没有想好,只是觉得沉寂了太久。就想写写,也没什么目的,或许也没什么意义。

距离上一次写文章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了,为什么一直没有写文章了呢,明明很清楚写文章能带给我很多好处,比如能锻炼自己的技术实力,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帮助到别人,能够在社区积累影响力,能缓解内心的焦虑等等。但是就是没有去做,我不想给自己找借口,就是懒,就是怠惰,哪怕已经给两篇文章开了头放在草稿箱里,也没有继续写下去。除了自身懒惰的主观原因外,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免责声明:下面这些话,我就这么一说,您就这么一听,您也别当真,也别杠我,杠就是您对。

首先是我很难找到除了赚钱以外的意义。很多赚钱的大佬都说,财富只是你在做帮助他人的事情时所带来的附加价值。我一直在寻找一件利他的事,并且这件事还得是我觉得做着很有意思,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做下去的事。但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事情。回顾从小到大,除了吃喝拉撒这种日常的需求,好像没有什么坚持的事情,也没有特别的事情,如果非说要有的话,就是玩和消费了。但这两好像很难利他,或者说我暂时没有找到能利他的商业模式。不过我回过头想想,能找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并且还是具有利他属性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事情当做工作和事业的人,还是非常少吧。我很羡慕这样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也是极其幸运的。就我所观察到的,大部分人还是得过且过,为一份工资去做这份工作,工作之中也是能摸就摸,摸一点就赚一点,随便找其中的一个人问问都是如果有更好的机会(指更高的薪资),分分钟跳槽不带犹豫的。

其次是之前那段时间呢,确实也是在忙着找工作和适应工作,也是沉淀和准备了一段时间,找到了一份薪资还过得去的工作。比大佬们确实不行,但跟跳槽前的自己相比的话,相当于翻了一倍,我觉得还行。毕竟在找到上面说的有意义的利他的事情之前,还是需要多赚一点钱。现在这个经济大环境摆在这里,人均负债率也摆在这里,以我的拙见,个人手里还是多存点钱比较好,无论是从抗风险能力还是看着存款增多的成就感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到这里为止,上面写的内容都是些个人思考。既然写了文章,那就顺带把今年的年终总结也写了吧,现在是2023年12月20日。距离今年结束只剩11天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挺多事情的,还是稍微总结一下吧。突然想到去年好像没有年终总结,因为定的目标没有达成,所以觉得没有写总结的必要。今天立个flag,以后按时间节点去总结复盘。不管完成与否,可以按完成度去做总结。那今年的年终总结就顺带提下去年的事情吧。

2022&2023年终总结 | 逆风而上,我是如何实现薪资翻番的? 首先,去年是刚过完年,就跟家里人闹得不愉快,家里人觉得我的工作赚的不够多,或者说没有达到他们“有出息”的目标。于是在过年假期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回到了工作地,开工之后便提出了离职申请。其实过年假期期间,之前公司的领导还给我打电话说给我涨薪,涨了1k5还是1k3来着,当时是刚转岗过去三个月,能有这种涨幅我觉得很满意了,毕竟在长沙这种地方,涨完后月薪差不多10k了,但是还没有拿到涨完后的薪资就离开了。 离开之后便开始学习,准备跳槽,因为知道这次跳槽目标定的比较高,想找到一个20k+的工作,自己心里也清楚,短期的准备是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的,所以给了自己半年到一年的准备时间。(插句题外话:当时经济环境还没有现在这么不景气,在这里也奉劝各位一句,不要随意的裸辞,不要打没有准备的仗。)于是便开始了学习之旅,自己一个人学习也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总是会偷懒,没有合适的作息,那会gpt也没有现在这么成熟,遇到问题也没有人可以解答,也没有合适的学习氛围。针对这些问题我也是做出了一些改变,首先是学习氛围,找到了线下的自习室,不带手机去自习室。会好一些,然后制定作息时间表,虽然不能百分百严格执行,但是自己心里有个底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效率也是高了一些。然后就是找一些同行的人,加一些技术群去讨论问题。很喜欢一句话,一个人走的更快,但一群人会走的更远。

时间来到2022年尾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确实在技术上比之前有所提升了,但是要想有一份好的offer,光有技术也不行,面试时候的话术,实际项目的细节,以及表达,都是需要练习的点,于是就开始针对这些进行练习。但是到了年底其实不太好找工作了。于是就想着过年放松学习节奏,出去社交一下,期间也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

到了2023年了,说好的金三银四,于是便开始边投简历边学习优化技术,项目细节,面试话术等等。期间也是面了挺多家,一开始是在长沙本地小公司,开局拿了个13k的offer,虽然离目20k+还差的挺远,但是这一个开门红还是给了当时的我很大的信心的,毕竟闭门造车一直也没有检验自己的成果,心里还是没底,有了这个offer就有了保底,于是继续面试其他家,有和面试官相谈甚欢的,也有体验非常不好的,也遇到过还没入职就想pua我的,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后续可以单独写一篇面试过程中的故事,以及对应的面经。那段时间从小到几个人的公司,再到小作坊,创业公司,中厂大厂和国企央企,从城市来说,一线的北上广深,二线的武汉长沙重庆,只要是能远程面试的,我基本上都投过简历,也基本保持一周有多场面试的状态。那自我介绍,项目介绍,项目重点和难点,基本不说是倒背如流,也算是滚瓜烂熟了。期间查漏补缺,复盘每场面试,可以说我的技术实力巅峰就是在面试过程中了。当然这样的付出,也有所收获,从第一个13k的offer后,陆续拿下了15k,16k,19k的offer,还有一些国企央企的,表面薪资不高,但还有些其他福利,水平还是可以的,不过由于当时的情况,我还是比较中意到手的钱多些的offer。

最后也是拿下一家北京的22k创业公司,方向是aigc,当时这个业务方向和技术栈还是比较吸引我,而且面试体验也不错。 拿到这个offer后,我感觉我之前的面试准备基本上被榨干了,我的能力边界应该差不多最高就是这么多了,就算再通过一些面试技巧拿到高个1-2k的offer,其实也不是我能力的提升,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于是便选择了这家22k的入职了。目前已经入职半年了,整体业务方向确实是不错的,也是国内目前没有很卷的赛道,就看后续的商业化怎么样了。

从金三银四到这个22k的offer,已经是五六月份的事情了,不知不觉都面试了两三个月了。虽然时间晚了一些,但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从10k到22k,不得不说,这种能完成目标的成就感还是很爽的,也是非常感谢自己那时的果断辞职和坚持的努力,也感谢在这期间提供支持的朋友,家人和女朋友。

人总是贪婪的,当一个欲望被满足后,总有新的欲望从大脑中迸发出来。 在目前这家公司待到现在了,也有半年了,刚入职一个月还坚持学习,后面这五个月,就怠惰了,因为是创业公司,在做新的方向,紧赶慢赶防止别人追赶,所以业务需求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导致我总觉得没有自己的生活和时间。 这是其一,其二是我总觉得,这样打工,你认真工作一天也好,摸鱼一天也好,最终月薪都是一样的,即便 即便有绩效,相差也不会特别大,最终,你所创造的产出,一部分给国家交了税和五险一金,一部分以薪资的形式发到你的手里,而大头,都被老板赚了去。就算老板没有赚大头,这种精神上的桎梏,也是让我觉得有些许不够自由。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不想这样单纯给别人打工了,想给自己打工,让自己也尝尝复利的好处。奈何羽翼尚未丰满。目前只是有这个想法,也是在搜集各种信息。

再细细想来,分析一下我目前的近况,提出一些我近来比较纠结的点,准备拉个微信群,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一下。首先,赚钱是第一要务,那么开源节流是手段和方式,开源就需要提高主业收入,或者发展副业。 节流就需要降低生活成本以及其他开销成本。目前主要是房租和其他生活成本。

那么提高主业收入,分为两个方向:

方向一,提升能力,比如我现在的能力是60分,那我目前可以拿到60分的薪资,但在国内现在的加班文化和经济环境,大概就是只能拿到50分的薪资(按时薪来算的话)这个方向就需要精进八股文,掌握面试技巧,去卷一些高大上的项目难点与亮点,但是实际可能并没有用到,说白了还是迎合国内面试官的喜好,而且目前我的薪资,卷完了跳槽,那也得去中大厂了,从脉脉上各方员工的吐槽来看,大厂未必就是上岸,甚至可以说有些厂是水深火热,很难一劳永逸,还是得卷到底,即便运气好卷到35岁,未来在哪里,仍然未可知。 这个方向有几个优点和缺点,我目前想到的优缺点分别列出来。

优点:

1.入职大厂,是我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小小心愿吧,感觉在这一行应该都多少有一点大厂情结,但是也听过大厂是围城的说法。

2.大厂履历,能让自己的简历“加分”,并且说不定真的能做一些比较有技术挑战的项目,精进技术能力。说不定还能认识一些大佬,拓展自己的人脉。

3.大厂薪资应该还是比较可观的,并且社保公积金一般是足额交的,还有住房补贴和食堂什么的,生活成本会降低,在大厂待一段时间,应该可以攒下一些钱。

缺点:

1.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大厂也时常爆出一些裁员的新闻,不知道是否稳定,说不定干着干着,工作就没了。

2.入职大厂,需要细细打磨八股和项目以及算法题,我现在3-5年经验,侧重点应该是项目以及算法,总的来说就是得按照国内大厂面试官的喜好去准备面试,外企喜欢的软件架构设计应该不会涉及很多。

3.大厂的工作节奏应该不会很轻松,估计很难有自己的生活以及闲暇时间去发展副业,当然也有一些大厂大佬能发展。但我是比较菜比较没那么自律的,我觉得对我而言还是很难兼顾,我比较看重自己的身体,不想为他人搏命。

方向二:找纯远程的工作,外企,按现在的60分能力,确实可以有60分的薪资。优点就是可以工作和生活平衡,起码就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没有很多加班文化,节假日也偏多,生活成本可以选择任意城市,可以省下来,其他福利暂时未知。优点和缺点也有几个:

优点:

1.就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外企普遍还是wlb(work life balance),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工作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2.在有闲暇时间的情况下,可以抽空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发展副业,或者旅游,发展爱好等等。目前了解的几个大佬副业做的比较好的,基本都是外企或者辞职去全职做副业。

3.纯remote的外企,可以自行选择生活的城市,生活成本可以很好的控制下来。

4.目前了解,外企的薪资比大厂不会低很多,加之生活成本的降低,应该还是能攒下一些钱。

缺点:

1.学习的准备方向不同,外企面试八股侧重的少,需要着重准备算法题和软件架构设计、场景题。并且需要练习纯英文对话,技术框架可能也得换。

2.在国内没有社保公积金了,得自己缴纳五险一金,这个得跟有远程经历的大佬们了解讨论下。

3.有可能出现承德程序员的问题,在薪资支付方式上需慎重。

4,在晋升上,因为是远程且是外企,基本上不可能混到很高的职级。(在国内估计也难)

不论方向一还是方向二,都需要我现在开始认真学习和准备,我现在纠结的点在于,准备的方向和侧重点不同,我的精力又有限。如果想要二者兼顾,应该是比较难得。这两条路线要准备的重合点,大概只有刷算法题。我是坚定的按照外企的模式去准备,还是按照在国内再卷卷的方式去准备。我个人应该是偏向外企的,因为即便卷到中大厂了,也没有办法善终,后路在哪还需要再定。并且大厂很难有自己的生活吧。

在此想跟各位大佬共同探讨下副业和远程的利弊,也欢迎想搞副业和做远程的朋友加入群聊,群发在我的沸点了。

以上便是我最近比较纠结的点了。也期望各位大佬能与我一起探讨交流,共同寻找破局之策,毕竟不能真35了就去软件园卖炒粉吧,虽然也不失为一个创业方向哈哈哈。

总的来说2022和2023这两年,基本都在为换工作和适应工作去努力和实践,最终也是有一个达到目标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比各位大佬还是差得远了,但与过去的自己相比,还是有所进步,只希望自己在2024能继续坚持,不论是上面提到的方向一还是方向二,都需要持续不断地精进自己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谁让程序员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呢。

就说到这里吧,太久没写文章了,文中措辞或许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海涵,期待各位大佬加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