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离职绩效被打C与2023年总结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3

前言

从知道自己绩效被打C,到实打实的收到工资发现被扣了1/3之后,我一直在纠结和犹豫要不要写这篇文章。写下来的话担心会对自己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不写又难以抒发心中久积不散的怨结。

从2023年底最后一天纠结到2024年开工第一天,想了想还是决定写下来给自己上一段的职场历程画上句号,也给自己的2023年画上一个句号。

萌生退意

员工离职无外乎三件事:钱少、事多、离家远。 —— 马云

上份工作其实离家很近,不需要坐地铁。小电驴十分钟就到了,九点上班我最晚都可以8: 45出门。

钱的话其实最初入职时候(20年疫情的时候),给的还是可以的。作为一个外包来说,我还是比较满足的。入职时还许诺了什么年终奖、到五年之后调级等。一直干外包的我其实对这些已经心知肚明,但他说了还是抱有一丝丝小期待的。

最后的结局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21年疫情结束经济并没有转好,反而急转直下。年终奖象征性的给了3、4K,据说还是为了完成承诺和公司尽力争取的。调级什么的我干脆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这件事。

从21年过完年后的几月份来着,大概是4/5/6中的一个。找到我说入职时是顶格高薪,现在大环境不好公司入不敷出,和我商量要降薪2K。

按照我的个人计划,在23年希望薪资可以有小部分调动。当时幻想通过调级有个小小的1到2K的调整我都可以接受,但等来的却是降薪。于是我只好调整策略通过跳槽来补齐这部分。

所以从三月份开始,我就一直在准备面试。在收到降薪后,想着我都要走了卖他个人情也无所谓,于是口头答应了并在不久后签订了协议。

就是我这个鲁莽的、想当然的决定让我付出了代价。

我的上家公司是一家银行公司,这也是我第一次到银行做技术岗。

有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们的技术栈是angular1.8。是的你没听错,在2023年,angular1.8。当然这也是在银行工作的特点之一。

在这里也想给入职、准备入职、今年找工作的朋友们说一下银行的特点,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银行从业。当然我是从我自己待的公司出发,并不能以偏概全。但我想应该各家八九不离十,就全当给大家抛砖引玉。

银行的缺点:

  • 技术老,懂的都懂。我一个切图仔,竟然也工作的有点飘飘然。
  • 涉及到钱,所以从wifi、到办公电脑、到测试机、到工作软件、到整体办公流程都有非常强的保密安全流程。因此工作中这些流程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工作时间中的10%都被这部分所占用(举个🌰,swiper、react官网打不开)。
  • 大多是国企,所以规章制度很多。我这里提到的制度是和编程无关的,类似于考勤、报工、着装、吃早点、桌面整理等。
  • 非正宗互联网公司,配备的软硬件都不高甚至很差。一个上世纪的小显示器,加一个华为的云盒子就是你的全部身家。一群外包公用华为的云盒子资源,刚去时候卡的要死。提交代码、拉代码都很卡就更别提别的工作了。如果打开一个大的图片比如流程图、UI图,打字都卡。
  • 作为一个前端,一个开发App页面的前端,显示器无法区分白色、灰色等淡的颜色。#fff #ccc#eee 在浏览器上完全看不出来。
  • 整体更偏向于后端,前端就相当于切图仔的设定,没前端就让后端上(不知道别的银行是啥样的)。这也导致了在前端领域比较粗糙。

银行的优点:

  • 朝九晚五,五点半就下班了。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六点走,但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公司了;
  • 遵守劳动法。虽然不完全按照劳动法发加班工资,但是人家给你发你还不高兴么;
  • 节奏很慢,没有互联网公司或创业公司多线程并行的工作节奏,甚至有些时候可以歇歇。虽然歇着的时候你什么网页也打不开就是了。
  • 有自己的食堂,虽然吃饭要花钱,但比外面便宜多了。
  • 对于外包来说,根本就没有卷这么一说。正常上班考核都是B,零压力。
  • 工作比较稳定,银行的收入来源比较稳定,很少会出现整体一个部门的裁员或者是大幅度裁员。

说完上面的优缺点,导致我想离开的原因其实是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太多

我算是一个比较专技术,对技术有一点点小追求的人。我不想把过多精力花费在换显示器、连接网络、考勤、吃早点、报工、穿衣打扮、站会总结会回顾会等一些和技术无关的工作中。

我也很反感甚至是厌恶将一个技术工种的产出与考勤、吃早点、穿着相挂钩。

作为一个高中因为迟到被停课半天叫家长的选手,当我听到一年最多可以迟到三次,超过三次公司有权利无条件辞退你的时候我就知道是时候该离开这里了。

在我看来,当一家公司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员工考勤上,那这家公司就没什么发展性了。如果能找到新的发展点可能会继续腾飞。如果没有,那抓考勤这样的刀刃向内卷自己人往往就是公司走下坡路的开始。

果不其然,后续又陆续推出了各类政策。例如:

  • 九点之后不允许吃早点,否则会被约谈;
  • 必须穿带领子衣服、深色裤子、皮鞋,不能穿半袖、半腿裤、运动鞋、凉鞋等;
  • 晚上加班申请由五点半开始改为六点开始,并且扣除半小时吃饭时间。而且提加班要提前发邮件审批。加班时长最少为一小时,不能半小时;
  • 从开始的自愿加班变为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懂的都懂;
  • 当我离职那天,以电动车充电不安全为由将地下停车场给小电驴充电的也停了。

就是以上种种让我萌生退意,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坊间一直流传的离职会被打C扣钱是真的,而且降临到了我身上。

退场

我是年底离职的,2023/12/29。所以我2023年是全勤,而且考勤没有迟到超过三次以上,虽然我日复一日都是8:57 - 9:00来。

考核是按照季度考核的,我上个季度刚被打了A。说个背景,一般员工都是B,很少会被打A。打A同样会奖励30%工资作为奖励。虽然我的奖励因为累计计税在年底发的被扣的不成样子,到手里就一丢丢。

我也没有出过什么生产事故,虽然公司规章制度很多我很反感,但也都好好遵守。

但以上都不能阻止我离职时被打C。

外包公司招我进来的人知道我要走了他表示很理解,不仅承诺没兑现还被降薪。他和我说离职的除了一个人之外,其他的都被打了C,让我有个心理准备做好打算,或者好好和领导商量下。

公司里工作比较久的元老级外包们也和我说他们一起合作的每一任同事离开时也都被打了C。

为此我在离职前还专门和领导谈过,一句公司有自己的考核流程把我堵死。

后续

当真实的工资到账时,内心是真的极度气愤的。

也找了外包公司的联系人吐槽,找了同事们吐槽,上网搜了如何维权等。

但最后看到的帖子结果是申请仲裁的都排队到五月份了。

也是,人家是国内一流公司有完整的团队来和你周旋这件事。而你要维权所付出的时间成本、精力、甚至是金钱可太多了。

可我还是不理解

为什么2024年了,还会有员工单单因为离职就被扣工资???

虽然我一直知道和谐社会是假的,幸福生活是假的,人民安居乐业是假的,都是假太平。但是当这种不真实的事情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身上时,还是久久不能释怀。

最终气愤了一个月,临近过年时,选择平静的接受了这件事。

时间会抹平一切......

逆旅

2023这一年原本的计划是跳槽到一家好的甲方就一直稳定工作,给自己的程序员职业生涯来个收尾。

本以为这些年在外包行业的摸爬滚打给自己技术、经验上有了很大的积累和提升,可以叩开甲方的门。

但现实会给你沉重一击,你以为的积累成为了束缚你的枷锁。甲方的大门永远不会对外包经历的人打开,至少在2024年是这样。

从最初金三银四到后面金九银十,从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后面的逐渐绝望。可以选择的甲方就那么几家,可以投的投了个遍。

看到很多人吐槽,hr找你时候很热情要了简历。可是要完后不管你怎么问都杳无音讯,石沉大海。现实是给甲方投简历后,无论你怎么巧舌如簧,人家最多只是查看一下你的简历。大一点的公司例如小红书、字节可能还会给你回复个不合适,其他的公司都没有任何回复。

然而可怕的并不是查看了没有回复,他们其实只是海投中极少的一部分占比,占据大部分的还是未读。

可想而知竞争有多么激烈。

很多人去年被裁都想着玩一玩,年后看看行情再找。可是就像春运一样,你以为你早走一天,在凌晨半夜出发就不会堵车了?

越是人多的地方越不要去,当所有人都抱着这种想法的时候。我开始认清自己,放弃甲方从好的外包里选择,期望自己能在年前成功跳槽。换到外包赛道联系的人多了起来,但是同样面临着给了简历就没下文,或者是面试完就没下文的问题。

面试难度也是前所未有,招个外包还要先做些八股文的题,在做些算法题,在面项目,中间再给你穿插一些ts体操。最后一谈薪资,20都根本给不到。一问项目,就是个后台管理系统。

在这过程中当然也考虑过外包天花板华为od。因为知道竞争日渐激烈,所以从年初就开始在leetcode上有的没的刷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准备华为od时,又把hr给的牛客网的题都刷了一遍。虽然知道hr给的题不是最新的考到的概率几乎为0,但还是把90%都刷了。最后400分的题以232结尾,hr说300分以上才有可能,遂作罢。

从我7,8月份调整策略面试外包以来,准备华为的算法就准备了三个月,一直刷到10月份。华为od的失败也让我长舒了一口气,结束了这段痛苦的旅程,开始谋求其他外包工作。幸运的是,在被各种面试花样折磨得痛不欲生就要放弃时,报着试一试态度去面的一家公司竟然过了。

本来都不想面了,就这么凑乎过吧,各大招聘平台简历都关了。结果就剩这最后一个了,快面了得了,反正是个腾讯会议的面试。没想到是面试最长的,前后问了一个多小时。几乎把阿里p7的涉猎内容来了个遍,我基本都能回答上来一点,有些不太准确。最后面试官说网络协议这块掌握的不太扎实,让回去再看看。

本来我都以为挂了,没想到却通过了。这家公司是我所投的甲方之一,但一直石沉大海。一面过后我又给多个甲方hr疯狂滴滴,意思我一面过了能不能给个机会面正职。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二面。因为请假太多了只能和领导说家里水管冻裂了,邻居反映了,今天师傅过来。现在想起来好搞笑,哈哈哈哈。面试时走的着急心想这些手写题看一遍就好了,来不及自己写了,反正以前都写过。但最后还是觉得不放心,又都默写了一遍。最后去的晚了一点,又发现没找对楼,再一联系发现记错面试时间了。本来是16:00,记成了15:00。于是有惊无险的又找了个地方看了一会网络攻击什么的。

二面出乎意料的简单。当考官说一面问的比较全,他就不多问了。函数柯里化知道吧,你手写个函数柯里化吧。

我不知道那一瞬间面试官有没有注意到我难压的嘴角,和精彩的面部表情。但是我自己内心一直在强行压制要装出小萌新的样子。拿着纸和笔,故意想了一段时间,写了两个错的。然后很粗糙的写了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写法,故意写错了几个地方,想了一会又改上去的。总之就是营造出一种我知道是什么,但我以前没写过,我临时写出来的假象。

不出意外的二面通过了。面试官问我技术还不错为啥不面正职,我一顿解释时他一看简历发现是外包履历太多了。随后给我画了大饼说好好干可以转正,他们有个同事他想给转正,但是专科没转了,我是本科可以转。经历过几次离职的我对这种已经见怪不怪了。能转就转,不转也不强求。

从办公大楼走出来时,天已经黑了,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清新的空气吸入鼻腔从未有过的清爽,冬雨也没那么寒冷了。拉紧小棉袄,打开黑色大伞,望着四周的灯红酒绿长舒一口气。

看着远方的点点灯光,一种重获新生的自信在瞬间激活我全身的每个细胞。

重新换上一副开心又从容的表情,眼神坚定的步入车水马龙的洪流中,渐渐与寒冷的雨夜融为一体。

再回首

回首过去的2023年,为了进一个大厂真的有认真准备。光是面试的md文档都整理了将近十万字,在Mac上滑动查找都有很明显的卡顿。内容包括html、css、js、canvas、three.js、webpack、浏览器、react、vue、http协议、前后端加密方式、cdn回源等等等等......

当时对3D很易动,想去群核科技和酷家乐。为此也自学了很久,甚至看完了B站的闫林奇的整个图形学入门。复习了线性代数,也有针对性的刷了一些与图形学相关的算法。例如任意多边形求面积,鞋带算法什么的。还花了一个多月写了一些自己的小demo。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当我投简历出去,换来的是简历未读。

前面提到的种种刷算法、力扣、牛客,刷手写题、刷八股文、刷加解密、刷react源码原理和官网、刷vue源码原理、刷webpack源码原理、都是无比折磨的。其中的时间利用率是真的很低很低,往往专注地看二十分钟就要刷半小时手机。每每拿起又绝望的放下,陪伴我的除了手机视频,就是余小C、王继超、洞主等了。每天的节奏就是看会直播学一会,看一会学一会。有时候坐一天其实也收获不了很多,但还是要坐着。往往周六日一坐就是这么两天。

因此曾经的周六日做饭,晚上十一点睡觉,一周三次跑步都被我抛在脑后。一年以来盒饭饭盒越堆越高,甚至开通美团、饿了么双会员。睡觉时间越来越晚,甚至到凌晨12点都要强迫自己在玩一小时手机一点再睡。仿佛有个声音在说,每天这么辛苦玩会手机怎么了。

这样一年下来的精神状态也非常差,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甚至脾气都变大了。在新公司入职体检时被查出了脂肪肝。

我一直知道这样很折磨效率很低,别人也劝过我不要这么卷。但2023是我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最重要的一年,今年我必须实现涨薪。所以我只能一直给自己压力,艰难地走完全程。

还好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在年关的最后一刻完成了救赎。

总结

以前总有人说成功就是99%的努力加上1%的天赋。

但在我这种没天赋的看来,成功就是99%的努力加1%的运气。

即便你自己努力到99.99%,没有那0.01%的运气都不可能成功。

很多人在努力过程中放弃,但上帝往往眷顾的就是那些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

LOL里我很喜欢的两句话

狂风向前必暴击,那是给勇敢者的奖励。

失败总是贯穿人生始终,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的机会。

我见过很多人把失败归结于别人的运气比自己好。我也见过一些谦虚的人经常把 “好运而已”挂在嘴边,比如萧炎。也经常听到有人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

我的过往人生经历告诉我

当你真的努力到一定程度后,努力是可以转化为运气的。

上帝是公平的,

那一点点运气可能会短暂的缺席,

但他一定会来,

就像史铁生的那颗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