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应聘者的角度去看面试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9

我们大多数人都做过应聘者,所以也会遇到过各种面试官。这里我从应聘者的角度去看看,聊聊面试这件事,个人视野优先,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态度

这个很重要。摆正态度。想要强调的是下面观点:

  • 求职者和面试官是对等关系。自己是求职者没错,但是也是有权利选择是否继续面试的权利,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自己不是弱势群体,不应该是被欺压的一方,这里强调“欺压”,因为很多人作为面试官是不合格的,他们很多时候高高在上不考虑应聘者的感受,所以作为应聘者要维护自身权利,面试官再强势,你也有终止面试的权利。所以很多公司有面试反馈这个环节,也是面试流程越来越规范和人性化的表现。

我遇到的有一些对应聘者很不尊重的事情:

1,让应聘者等太久,超过10分钟。

2,自己不开摄像头,而让面应聘者摄像头。

3,各种质问应聘者的回答,而不是引导。

4,面试时间远远超过规定时间。

5,面试官没准备面试内容。

....

  • 乐观,保持微笑。我个人在面试准备前都会对着摄像头对自己微笑微笑。具身认知还是很神奇的,你的乐观和微笑会感染面试官和你自己,即使这个乐观和微笑是装出来的,也会给你带来轻松的面试体验。
  • 不用紧张和害怕。想想面试最坏的情况是什么?不就是没面过么?又不会少一块肉,又不会死,所以相比死,面试还是比较轻松的。(当然可以把“死”,替换成你最近很难堪或者很艰难的时刻,我觉得1个小时的面试肯定比不过)
  • 做自己,有很多有特点的面试官,是对某些应聘者这有天然的好感和坏感的,所以还是和上面说的不要害怕和乐观一样,要自信,假装也行。做你自己,你就是你。

匹配度

匹配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司匹配,一个是职位匹配。

公司匹配度

公司匹配这个很难精准判断,这个主要是包括文化、薪资待遇等,通过网络上公开的资料,以及同学朋友的介绍或多或少可以了解一些,但是这些都是片面的,很多网络上的消息都很片面,但是还是可以大概看得出来这家公司是否与自己的要求匹配,比如某某公司工资最高都高不出自己当前的薪资,而自己的目的是涨薪30%,所以这种公司就不要花费太多时间,要么不投,要么就是当做面经刷刷,发现很费事就及时终止面试。

职位匹配度(简历匹配度)

很多时候岗位的JD描述的并不清晰,包括职级也是,所以导致面试的时候职级不匹配,所需技能不匹配,以及与自己心理预期不符,这个会在面试的时候很难受。比如想面一个高级职位,结果面对的是一套专家的面试题,这时候会是一头包。再比如你想面一个架构或管理的职位,结果全是各种API怎么写也是一脸懵逼。

职位匹配度很重要,所以一定要看好简历和对应招聘方对岗位的要求,可以提前和HR确认,或者内推朋友帮忙确认大概职位或职级,以及岗位的定位,如果不匹配及时撤退,避免弄得身心疲惫。

对于很多公司的面试内容,我不敢苟同。以前遇到一家,明明是某个方向资深或者专家岗,结果问的全都是大学时期书本上的知识,问的很细,还有居多智力题,专业问题一个不问。我很难想想这种公司是怎么招到资深专家的,不是说那些问题不该问,是应该问的,毕竟是看中应聘者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思维敏捷,清晰性等,但是也要有度,按照一定占比,毕竟是招人干活的,没有专业度怎么干呢?

还记得以前有个朋友面试某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客户端资深开发,结果面试全都是C语言相关的,面了5分钟朋友就终止的面试,确实是不匹配,这种面试体验非常差,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面试前一定要想办法了解职位方向,避免踩雷。

一些策略

  • 投递。其实策略很简单,将自己最期望去的公司到自己最不期望去的公司做一个排序,然后将没有HC的以及自己不想面的剔除,最后倒叙投递面试即可。开始面试的时候不要气馁,随着面试的次数变多,查漏补缺的内容就越多,所以约到后期就越是offer收割机。当然如果一开始准备的很重复,那开始就是offer收割机了。
  • 面试准备。我个人觉得不易太久,我个人喜欢以战养战,1个月最合适,因为上班族都很忙,时间一长会非常疲惫或者倦怠,影响自己走出舒适区去面试。对于面试内容,在这个卷出天际的时代,什么方向就准备什么内容吧。
  • 面试频次。因人而异,每场面试完后一定要抽时间反思,无论是反思自己还是反思面试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切忌责备、否定自己,一场面试而已下次更进一步即可。
  • 关于面试时间。大部分人是在公司面试的,所以一般是晚上面试,白天不太可控,容易被人找。当然还是因人而异。

合格的面试官

可能有人会说能抓到耗子的猫就是好猫,所以能招到好的应聘者就是好面试官。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招到合适的和招到能干活的还是又很大的区别的。我自己心中就有一个合格面试官的标准,起码自己作为面试官时会按照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很多公司的面试官把面试当做一个任务,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怎么考倒一个应聘者,而不是怎么去发掘应聘者的优势与劣势,然后评估是否与公司、部门、项目、小组匹配。很多时候看面试题就感觉的出来,并没有用心去拉出区分度,以及分出考察点。所以面试就仅仅是面试而已。还有作为面试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拿面试资源来滋养自己,所以作为面试官自己也要争取当高级面试官面更多牛逼的人。

  1. 清楚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一般招聘是合适比优秀更重要,不然就是害人害己。同时不是所有的面试者都时使用一套面试题的,所以作为面试官自己是有一套自己的题目体系的能够区分初中高资深专家的(当然很多大厂是有的)。
  2. 专业知识过硬。知道怎么引导应聘者,深入挖掘面试者的知识面。那种一直问API怎么写的面试官我是嗤之以鼻的。专业知识不是API怎么写,现在不是十几年前写代码以不用编译器为荣,现在GPT都已经成了开发的第二大脑了,还在大面积问API怎么写?我个人觉得重点是具体问题下的具体解决方案,而不是放在API上面。所以面试官的问题也很难反映他的专业度。
  3. 尊重应聘者。这个大部分面试官都能做到。比如很多面试官会在应聘者自我介绍之前先自我介绍一下,然后再大概介绍一下面试流程,以及面带微笑(这点很多面试官自己估计都意识不到自己是苦瓜脸),虽然有时候只是形式上的,但听到后感觉面试官明显是细心准备了面试。
  4. 谦逊,面试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面试官和应聘者没有身份的高低之分。感觉很多面试官做不大,以前遇到太多颐指气使的面试官了。以前作为应聘者的我在面试的时候说了很多方案,面试官戏说他自己又套方案的嫌疑,我就觉得那个面试官很nice即使是套方案我也愿意多说点。还有面试官出了一个他已经解决过的问题,让我和他一起探讨解决方案,整个气氛都非常舒适。还有一个类比,有些领导面试会很谦虚,有些领导打官腔,有些领导PUA(我们讨论的主要是技术面试的面试官,而不是跟领导层的面试,哈哈哈)

暂时列举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但是可能还有其他的,见仁见智。终究面试官和应聘者都是人,所以基本同理心是需要具备的。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面试题

什么样的职级用什么样的面试题。题目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要能考察应聘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拥有经验的丰富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果这些符合公司要求,那就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如果超出,那就更好。但是有些面试官常常本末倒置,一场面试下来好像是在当出题老师,直到难道考生才大快人心(举例比较极端,但是确实有)。出题也是需要技巧的,通过分配不同知识的占比,来考察自己想要侧重点,尽量能够“考”出区分度(当老师可以,但要当一个负责的老师)。

小结

在一个面试者的角度,说了一些对面试的一些看法,可能有些偏颇和缺漏,但是初衷还是期望有需要的人看到会有一丝丝收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