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24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求职过程篇

一、目前是什么状态呢?

目前是接受了 滴滴增长技术部门后端研发实习生 的 offer,欢迎归队(别说还真好看~)

  • 已接受的 offer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除去上面的 offer,下面是个人自六月底以来的一些面试记录,简单看看就好了,我下面会详细写自己整个求职过程。

  • Ciusyan 的面试记录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那么,25 届的凭什么能找到实习呢?先不着急回答这个问题,先容我介绍几个同我一起准备面试的 25 届选手。

第二位:不看年级,别人还以为是博二的大厂 offer 收割机,第四届青训营前端专场队友,沟通破 2k,面试 50+,最终斩获:即使设计、七牛云、小米、快手、百度、字节...等一系列大厂 offer。前段时间一度霸占牛客前端面经榜,名副其实的海中之王。

第三位:北大研二算法爷,两月速转后端,Go-To-Byte 2.0 队友,算法转后端,学习能力杠杠滴,简历写得他自己都觉得敷衍,但好歹 bilibili 也有朋友可以内推了。

第四位:徐徐前行,懂得独立思考的小斑,Go-To-Byte 2.0 队友,收到与自己方向不那么相符的宇宙厂字节 offer,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优秀的朋友和好大哥,只是写了这段时间一起面试、一起复盘、一起沟通、一起分享的朋友。那为什么我们这些 25 届的朋友,多多少少都能收到些还不错的 offer 呢?因为运气吗?我想说,不是的。先来看看我在大二结束的这个假期求职的整个过程吧!

二、求职的整个过程

从写出的第一份简历,到简历优化;从收集面经,到自总结八股;从点开岗位不敢沟通,到脸皮厚实想要邀约面试;从无比紧张的处女面,到和面试官谈笑风生聊上一个多小时;从第一份感谢信,到第一份 offer;从第一次入职并且光速离职,再到收获拉拉滴滴的 offer。上面这就是我在此小结,想要分享的每一次成长,希望能给你带来一定的思考。

所有的尝试,都是勇气和努力的结果

有幸在大一上的时候,就碰到了 FWF 的师兄们。我在他们呆过的地方,上着同样的课。我想我要是能达到他们每一个阶段的能力,那么四年后的我,应该也不会太差。所以那个时候在他们的指引下,踏入了学习技术的大门。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在大一下的时候,在一次机缘巧合中看到了大佬洋仔的分享,主题是《如何在大一进入百度进行实习》,当然同为 25 届的”合同洋“佬,此时已经在 北京百度、杭州蚂蚁、上海字节、深圳腾讯 留下了它的足迹,说他是 25 届的天花板也不足为过。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正是因为他们的一些经历,我也开始筹划着,在大二结束的时候找一份实习。开始了我不断尝试的旅程,自己之前的一些经历就不说了,那从什么时候说起呢?从写简历开始吧!

以前刚开始学技术的时候,学会了一点点,就觉得自己好像还挺厉害的,但是在认识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情过后。得到了一个有些看似矛盾的结论:学的越多,不会的就越多。在这种结论的影响下,我迟迟不敢动手写第一份简历,因为觉得还什么都不会,没什么可写的。其实本质上就是恐惧面对当下的自己

但是没办法,想要找实习,不能没有简历啊。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写简历。在网上看了很多简历模版,很多编写简历相关的文章,了解到了技术岗位的简历中,几个较为重要的部分:基本信息、教育经历、项目经历、个人技能、工作/实习经历、其他。结合自身情况,去各大招聘平台,看了近百份后端招聘的 JD。得到了我人生中第一份简历: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可以看到,虽说花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绞尽脑汁才写出来的,但其实写得真的很随意。当时最令我头疼的就是项目经历那一块。并且我认为,在我们这个阶段,项目经历就是个充满矛盾的地方,能有什么项目呢?顶多叫 demo 罢了。然后拿着这份简历去请教师兄前辈们,做了初步的修改,然后就搁置在那里了。

  • 没有推广的意思,真是好东西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从上面的目录可以看到,其实我也不是一下就把这本小册读完了,我是按阶段读的,每个阶段就读每个阶段的内容。比如说,我这段时间正在写简历,那我就把简历优化相关的章节读了,并且把竹哥的经验尽量用到自己的简历中,因为如竹哥经常说的那句话一样: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所以我上面画红色方框的部分,其实就是还未阅读的部分,因为我认为这些章节对我目前阶段没有太大帮助,读了也记不住,还不如留到自己达到了那个阶段再读。

若你觉得我在给竹哥打广告,那么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不过是分享切身经历罢了。后来,我根据很多简历优化技巧,把我上面那第一份简历优化了一番,简历长度也变成了 2 页。也正是靠着这一份简历,帮助我约到 小米、字节、百度、滴滴、货拉拉 等公司的面试,具体的简历就不分享出来了,若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交流一下~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就一个观点:尝试很重要,不要害怕面对当下不完美的自己,因为这世界本就无完美一词。就像“硅谷钢铁侠” 马斯克,今年 4月20日 发射失败的星舰原型机 SN24,意味着前面已经测试了 23 个原型机。虽说都已失败告终,损失的成本已高达 33 亿美元,试错的成本如此大,但是如果为了不犯错,就不做任何尝试,或者永远徘徊在纠结试探的边缘,那大概率上终将一无所成。 再换个角度看来,如果不是看到的一次次试错的“烟花”。有一天,这个 “太空狂人” 移民火星计划小有所成,邀请你坐上 SpaceX 的星舰一同前往火星时,你会不会害怕星舰在空中炸成一朵烟花呢?

其实我一开始不只是恐惧写简历,像后面的第一次点开沟通、第一次点击投递、第一次面试、第一次收到感谢信、第一次复盘。。。 很多事情,哪一次不是很恐惧。但以后来者的身份来看,都是在不断尝试过后,才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从第一份简历写完,到优化好简历,这个过程大概花了三个多月。那简历写好了,该投递了吧。

当我们向着未知的未来航行,星辰会指引我们的方向

还没被社会的杀威棒灭杀过威风的我,看到网上那么多形如 “xx以死、xx已读未回、boos 直拒、失联招聘...” 这样贩卖焦虑的评论,反正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比如下面是我的沟通、投递、和面试的记录。我使用的招聘平台主要是 Boss直聘,在牛客网和实习僧这两个平台也有一些投递,但是占少部分,约面也少之又少。

  • 所有的沟通、投递和面试记录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其实可以看到,我并没有海投沟通几千份,但是也能约到一些不错的面试,自己尝试后发现:Boss 也并没有直拒、xx也没有死、也并不都是已读不回。好像网上喧嚣已久的焦虑,也没那么可怕。当然,在平台里面投递,还是有一些技巧的:

  1. 一定要认真对待你的在线简历,不要导入附件简历自动识别就完事了,需要自己补充丢失的部分、调整位置、调整识别错误的信息。
  2. 查看岗位 JD 合适时,不要点击沟通后就等着 Boss 回复你。可以适当的配上一些简单的介绍,还可以把你的简历转成图片后发送,如下图所示。
  3. 不要投递不活跃的岗位,不要试图与不活跃的 ”Boss“ 沟通。因为可能收到的都不是 “已读不回了”,大概率是直接 “未读”。
  4. 找准时机投递,推荐早上 9:30 ~ 11:30、下午 14:30 ~ 17:30 这些时间段内投递,周五、周末、节假日不投递。当然,如果你开了会员,时间可以宽松很多。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上面这个只是一个例子,其实我这个介绍也略显臃肿。如果是各位大佬,写上一些自己很有亮点的地方。而且投递不同岗位时,可以适当修改介绍,将更加贴合此岗位 JD 的技术栈给写上就可以了。

其实没必要一开始就海投,比如我自己:第一天投递的时候,我只沟通了三四个岗位,第二天也沟通了三四个岗位,第三天沟通了七八个岗位。如果你接连好几天都没有回复,也没有 Boss 跟你要简历的,说明你可能需要重新调整你的在线简历,当然,你打招呼的方式和时机可能也有问题,可以适当调整。

如果有 Boss 要了你的简历,这样小步递增的投递方式,也可以验证你的简历能否约到面试,因为如果投递了好些岗位,一个约面的都没有,那么你的简历可能有些地方需要调整修改一下了。如果你的简历写得很好,投递的岗位都想面一面你,这样一开始你也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不太多的面试。你也能够更好更从容的做好复盘、准备下一场面试。

还有一个点,我最开始碰到那种主动沟通的 Boss,我都不敢回复。因为网上很多人说是什么 KPI 面,给被人刷分用的。其实后来想想,这种得投啊,当你查看了对方岗位的 JD 后,也可以做出你的基本介绍,然后再发简历。那为什么要投呢?很多人总是在说自己运气不好,碰不到差人急招部门。有时候这样主动邀约你,其实可能就是一种机会,当然也不排除招聘平台的操作。退一步来说,即使是 KPI 面,那么你也能增长你的面试经验,面试还是要多面的,多一次面试就是对自己的一次升华。这个时候可能又有人想说,如果是什么大公司,后续面试很看重面评啥的怎么办。其实不必担心,一方面是他们都想刷分了,又怎会特别为难你?再者若你的火力充足,区区 KPI 面怎能挡你

最后,在这一节想说一个点:还是要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因为当你全力以赴奔向未来的时候,日月星辰都会为你指路。正如泰戈尔在飞鸟集的开篇就指出的: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不要年纪轻轻就如秋天的黄叶,只知道唉声叹气,成日里就是怨天尤人。当你没有可唱的歌,当你没有可追的梦,便是一片蜷曲的黄叶,等待你的是掩埋一生的尘土。让我们保持心里夏日般的火热,打开窗子,迎接飞鸟,听它歌唱,为它赞赏。当你心里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时,你做事的标准也会对标你的理想,然后在一次次尝试过后,越战越勇。那么我约到面试了,我是如何开始我的面试之旅的呢?

路茫茫不见其光明路

我第一次面试,真的无比紧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入会议合适,如下图所示的紧张: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额外在这里说一句,现在一般都是线上面试,特别是对于我们找实习而言。什么时候进入面试会议合适呢?起码不能迟到,但也不要太早。我一般会在面试开始前 3 分钟进入会议等待面试官,并且在面试开始前 1 分钟打开录音(方便后面复盘)。也有遇到面试官迟到的场景,还遇到过刚开始面试,面试官突然有紧急会议。如果遇到了这些,首先自己的心态不要受到影响,突发情况人之常情嘛,以礼待之即可。并且如果迟到时间达到了 5 分钟以上、遇到了一些突发情况,请一定要及时打电话与 HR 沟通。

  • 小米一面二面简单的总结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面完小米后,还是还挺激动的,因为觉得大概率会过,我的朋友们也这么认为。这里说个题外话:其实很多时候,根据面试过程,就能反推出面试结果。过不过其实在你面完的那一刻,基本就已经知道了。就和这样一个思维逻辑很像:不是因为考不好的结果而焦虑,而是因为知道自己会考不好才焦虑。

可是等了好几天也没有结果,我还以为不通过会收到感谢信,后来才知道,很多公司在你被 pass 后,是没有任何消息的,需要你自己打电话问问。我在某天早上的时候,打电话问了我二面的面试官。电话接通后,说了我的姓名,和哪一天与他面试的,他就知道我是谁了(说明还是有印象的)。并且说我年级太小了,要后年才毕业。然后还问 HR 没通知我吗?哈哈哈,其实说白了,就是排序挂了嘛。

在等待的同时,之前沟通的另一个公司华顺信安也跟我发笔试题了。第一次做笔试题,电脑上做了很多验证,离谱的是手机还需要进入一个小程序的页面,并且保持屏幕常亮。当时做完了也简单写了个总结: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不出所料,笔试过关了,第二天就跟我约了一面,第三天约二面,第四天约 HR 面,第五天告知薪资福利等问题。整个流程一周就完成了,真的很快。反观某些大公司,养鱼养的那叫一个 6,流程那叫一个慢啊!

因为当时知道小米那边排序挂了嘛,当时又尝试投递了一些公司,但是都还没约面,刚好华顺信安这边流程也通过了,并且约定了 7月20日 入职。后来在多方考虑下,决定去这个公司先挣一段实习经历,那时候的想法是:25 届有一段实习经历,等明年到我们的战场的时候,应该会刷掉一批人。去到那边了,想跳的话就骑驴找马了咯。

后来就踏上了我奔赴第一段实习的旅途中,刚出发不久的时候,字节的 HR 姐姐就打电话来跟我约面了,而且当时约面及其坎坷。因为我是从贵州出发去北京,贵州那边的山真的多得能让北方人惊讶(可能就和我第一次来到北方千里之外看不到一座山的惊讶一样),所以在火车上就经常需要钻进隧道,手机没信号到能让你怀疑人生。所以当时我能跟字节约上面试,也是及其坎坷啊,还好字节 HR 姐姐人真的很耐心。

p.s.:这里就不写我在北京找房租房的经历了,有机会把这段很幸运的经历放在今年的年终总结上写吧。

我到了北京,直接奔往住的地方,稍作修整,就开始了字节一面。这一次面试快结束的时候,我与面试官取了点经,他后来说的话,让本就有这样想法的我,更加坚定要多尝试面试。之后的章节再来谈这位睿智的面试官。

第二天我伴随着北京通勤的体验,到公司办理了入职。第一次入职,心里还是很忐忑的。要填那么多的表、准备那么多的材料、签那么多字。还好实习生需要准备的东西不算太多。后来入职手续办完了,到了工位,我 leader 带我认识了团队的大佬们,然后我就在我的工位上配置电脑环境、安装软件。一会儿就到午饭时间了,与 leader 一起吃的。

顺便分享一下我在华顺信安遇到的贵人。刚入职的周六,窗外一片阴沉,偌大的雨水在狂风的安抚下,朝 45 度角滴落在大地上。越积越多,好些地方已然漫过了行人的小腿。与此同时,公司老总有一个高级培训会,在这样的天气下,预订参会的人员全员到场,我的 leader 就是其中之一。他到工位看到我周六还来这里学习,简单寒暄过后,对我说了几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我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就拼命卷。希望你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热情,加油! 我可以理解成这是前辈们宝贵经历后对自己的一些鼓励吧。

还有这里的姐姐们真的超级超级好,还都很美。从 HR 姐姐一直跟进我的面试流程,到后来人事姐姐帮我办理入职解答我一系列公司相关的问题;从带我认识我的 leader 到后来离职时给我提供的一系列帮助。就是我的大姐姐,真的很感激她们。

后来离职?什么情况,怎么刚入职就要离职了?是的,算上离职当天等待审批流程,我总共在华顺信安呆了 3.5 天,有半天是因为智齿发炎身体原因请假回家了。那我为什么要选择离职呢?这里面我又做出了什么思考呢?

其实在我的团队呆得很舒服,公司氛围也很好。我的离职最主要是因为自己方向的问题。当然,也得先从这个公司的核心业务说起,因为华顺信安是网络空间测绘的领跑者,在网络安全这一行业扎根多年,取得过很多成就。所以公司的很多项目组,都是以公司的核心展开的,我们团队也不例外。而公司为了让进来的新人能快速融入环境、能更快的上手之后的业务,会有一个为期一月的培训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让我们学习公司的核心产品和技术,还有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它们这一套培训方案,其实之前是成功施行在社招上面的,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我是第一个利用同样的方案培训的后端实习生,所以当时培训我的大佬和 HR 就跟我说叫我不要有太多压力,说可能会有一些挑战。

相当于我这第一个月,是要接触我从前完全未接触过的领域的知识,然后才能跟着我的 leader 们学习后端方向的知识,项目中一些规范化的流程。我不否定接受这样培训一月后,我能够学到很多全新领域的知识,但在我这一阶段,我更需要后者,因为我可能在华顺信安挣一段三月左右的经历,我就需要去准备后续的暑期、秋招等一系列的面试了。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辞职专心准备面试。于是我开始跟我的 leader 联系,跟几个姐姐联系,准备办理离职,实习生离职的过程与正式工是一致的,相对来说还是挺麻烦的,每走一个流程,自己就去找到对应审批的老总,反正最终是经过了十六个人的审批。

从我光速入职到闪电离职,离职后坐在回家的地铁上,我在思考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我不知道身处北京一隅的我,接下来的路又如何寻走,可谓是路茫茫不见其光明路。那我该如何继续赶路,找到照耀周遭一切的太阳?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在离职前后,我先后面了字节和百度,先说结果吧:都是临门一脚被吊打。为什么说是临门一脚呢?还是那句话嘛,根据面试过程其实就能够反推结果。再次套用上一个思维逻辑:不是因为面试通过的结果而开心,而是你的表现让你知道面试会通过而开心。 我的一面发挥都很好,几乎都是当场通过。但二面的时候,面试官考察的维度和难度一下就上去了,多多少少有点被吊打了。但这绝不是面试官有意为之想要刁难吊打我,更多的是想考察我对于一些未接触事物的思考,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否想出解决方案。

所以在经历这两次面试,在感到可惜后更感到感激。可惜的是就临门一脚,就能暂时冲进理想的大门。感激的是一方面他们让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事后还需要复盘整理,刻意学习与练习的地方;另一方面是他们让我不再恐惧自己的目标,因为目标清晰了起来,它们在我继续成长,努力蹦跶后,还是能够得到的头顶。至于学到了什么,我做出了什么思考,敬请往下看。但在失利后,自己的内向绝对没有焦虑和着急,因为我知道,这本就是目前能力所不能及的,还需要继续脚踏实地的追寻,还是仰望的星空。况且我更知道,如果我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我将会失去更多,更多!

所以我在重振旗鼓,继续整装待发的准备后续的面试。皇天不负苦心人,算是接连收获了三个 offer,只不过这里有个趣事,有两个都是滴滴的,咱们稍后再谈。因为此刻,我正在欣赏着这漫天星空中群星的闪耀,便听到刚落山的太阳对我说,明天我还会升起,我在未来等你!

25 届双非凭什么能收到大厂 offer ?大体是因为...

最后想说,我们生命中都曾有太阳一般闪着金光的青春、亲人、机遇,但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并没有永恒。当我们失去太阳的时,还有群星等在深深的夜空中,即使它并没有那么辉煌,但仍有动人的美丽。重要的是,不要沉湎在泪水中难以自拔,这个世界很大很广。

最后我在求职过程中,分享最后一个点吧!

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求职嘛,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你在这个过程中,会面对很多人。可能有人事部门的哥哥姐姐,也有用人部门中你未来的 colleague、mentor 和 leader,还可能有更多更多的人。公司想要招人,这个过程应该是双向奔赴的。换句话来说,公司在挑选人才的过程中,也是你在挑选这个公司的过程。所以最好的结局就是,大家沟通到位了,双向奔赴对方。毕竟公司也不想招一个 cer 头 cer 脑的朋友进来,你也不想去一个毫无成长沟通困难的团队啊!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沟通嘛,一些时候总会让某一方感觉不好,甚至有时候双方都很尴尬。所以拒绝合作,可能就是家常便饭、兵家常事了。但我想说,咱们作为一个高素质的软件开发人员,新时代青年,基本的素养还是要有的。即使面试的时候被吊打了,也不要一位的认为对方是在刁难你;即使被拒绝了,也要有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即使你拒绝了对方的 offer,也不要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存在下等面试官,面试过程各种阴阳显摆,我的朋友就遇到过,但这也占少数,遇到时咱们体现自己的素养即可,因为你的素养和他的素养毫不相干;虽然收到感谢信心里还是会有些许失落,甚至都没有后续的消息,但这不本就是你目前的能力还未达标,亦或是有诸多因素导致的,刚好能利用这些失败总结经验,为下一次出发提供一次保障;虽然你可能手握多个 offer,你觉得拒绝一方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付出了时间成本、沟通成本,还是要有应有的礼貌相待,善意的拒绝,也方便日后相见嘛。

所以最后想说,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随着成长,我们发现了这个世界原来自有它的逻辑和样子。我们要做的,是去感知它、理解它、欣赏它,去理解它的制作和审美。最后,我们告诉自己,这一切自有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