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Go HTTP 源码分析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22

原文首发: youngxhui.top

前言

在 go 中,对于 http 服务可以做到开箱即用,无需第三方框架,而且使用起来也很简单。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很多 http 框架的诞生,例如 ginecho 等,说明自带的 http 服务还有不完美的地方,导致了用户选择第三方开发的框架。

这是一个采用标准库开发的 http 服务。

package main

import "net/http"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ping", PingHandler)
	http.ListenAndServe(":8000", nil)
}

func Ping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w.Write([]byte("pong"))
}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 http 服务,当启动服务的时候,通过访问 http://localhost:8000/ping 就可以访问到相关的 Handler,并返回响应信息:pong

这个代码很简单,其中关于 http 的一共出现了两个函数。分别为:http.HandleFunchttp.ListenAndServe。下面就对这两个函数进行解析,让你知道每一步都做了什么。

HandleFunc

首先是 HandleFunc,它的作用基本就是将 handle 注册到 http 框架中,让对应的 url 和 handler 一一对应,这样 url 和 Handler 就会映射起来。

通过 HandlerFunc() 的源码来看一下相关的处理方式。

func HandleFunc(pattern string, handler func(ResponseWriter, *Request)) {
	DefaultServeMux.HandleFunc(pattern, handler)
}

HandlerFunc 比较简单,可以看到将路由注册到 DefaultServeMux 这个对象上。通过不断的往下看源码,可以找到 ServeMux.Handler 这个方法上。这个方法主要是将服务中的路由进行注册。将服务注册到 ServerMux 对象上,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 DefaultServeMux

这个对象的构造也比较简单。

type ServeMux struct {
	mu    sync.RWMutex
	m     map[string]muxEntry
	es    []muxEntry
	hosts bool
}

type muxEntry struct {
	h       Handler
	pattern string
}
func (mux *ServeMux) Handle(pattern string, handler Handler) {
	mux.mu.Lock()
	defer mux.mu.Unlock()

	if pattern == "" {
		panic("http: invalid pattern")
	}
	if handler == nil {
		panic("http: nil handler")
	}
	if _, exist := mux.m[pattern]; exist {
		panic("http: multiple registrations for " + pattern)
	}

	if mux.m == nil {
		mux.m = make(map[string]muxEntry)
	}
	e := muxEntry{h: handler, pattern: pattern}
	mux.m[pattern] = e
	if pattern[len(pattern)-1] == '/' {
		mux.es = appendSorted(mux.es, e)
	}

	if pattern[0] != '/' {
		mux.hosts = true
	}
}

如果 ServerMux.m 为空,会进行初始化,之后将 handlerpattern 存放到 muxEntry 中,最后将 muxEntry 存放到 m 中,m 的 key 是 pattern。这里的 pattern 就是 url 路径。

在 ServeMux 中,mux.es 切片是用来保存以斜杠结尾的路由模式对应的 muxEntry 对象的。它的作用是在请求的 URL 中去掉末尾的斜杠后进行匹配,从而避免重复处理类似 /path 和 /path/ 这样的 URL。

例如,如果有两个路由模式分别为 /path 和 /path/,请求的 URL 为 /path/,如果没有 mux.es 切片,将会尝试匹配 /path 和 /path/ 两个路由模式,最终会选择匹配 /path/ 的路由模式进行处理。这会导致处理器被重复调用。而使用 mux.es 切片,请求的 URL 会被处理为 /path,只会匹配到 /path 这一个路由模式,避免了处理器被重复调用的问题。

因此,mux.es 切片的作用是为了提高 ServeMux 的匹配效率,避免重复处理请求。

所有的 url 和 Handler 的映射关系都是通过 map[string]muxEntry 进行保存。这样就会出现问题,稍微复杂一些的 url 就无法很好的匹配。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大量的 go web 框架,而这些框架都是改写路由的匹配算法。

上面就是一个主要的注册过程。

ListenAndServe

这个方法主要对端口进行监听。

func ListenAndServe(addr string, handler Handler) error {
	server := &Server{Addr: addr, Handler: handler}
	return server.ListenAndServe()
}

从源码可以看到,这里需要一个 handler 参数,并且新生成一个 server 对象。通过调用 ListenAndServe 方法进行处理。

func (srv *Server) ListenAndServe() error {
	if srv.shuttingDown() {
		return ErrServerClosed
	}
	addr := srv.Addr
	if addr == "" {
		addr = ":http"
	}
	ln, err := net.Listen("tcp", addr)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return srv.Serve(ln)
}

在 ListenAndServe 中,首先对服务的状态进行了判断,如果是 shuttingDown 就提示 http: Server closed。这里的 shuttingDown 主要是通过一个叫 atomicBool 进行判断的。咋一看以为是原子操作,仔细看其实是定义了一个 int32 类型,通过 int32 的原子操作保证了并发安全。

type atomicBool int32

func (b *atomicBool) isSet() bool { return atomic.LoadInt32((*int32)(b)) != 0 }
func (b *atomicBool) setTrue()    { atomic.StoreInt32((*int32)(b), 1) }
func (b *atomicBool) setFalse()   { atomic.StoreInt32((*int32)(b), 0) }

之后通过 net.Listen() 方法进行监听,这里对这个方法不做过多的赘述,之后通过 Serve 方法。 下面是主要的核心方法

ctx := context.WithValue(baseCtx, ServerContextKey, srv)
for {
	rw, err := l.Accept()
	if err != nil {
		select {
		case <-srv.getDoneChan():
			return ErrServerClosed
		default:
		}
		if ne, ok := err.(net.Error); ok && ne.Temporary() {
			if tempDelay == 0 {
				tempDelay = 5 * time.Millisecond
			} else {
				tempDelay *= 2
			}
			if max := 1 * time.Second; tempDelay > max {
				tempDelay = max
			}
			srv.logf("http: Accept error: %v; retrying in %v", err, tempDelay)
			time.Sleep(tempDelay)
			continue
		}
		return err
	}
	connCtx := ctx
	if cc := srv.ConnContext; cc != nil {
		connCtx = cc(connCtx, rw)
		if connCtx == nil {
			panic("ConnContext returned nil")
		}
	}
	tempDelay = 0
	c := srv.newConn(rw)
	c.setState(c.rwc, StateNew, runHooks) // before Serve can return
	go c.serve(connCtx)
}

l 为 net.Listener 对象,当每次接收到信息的时候,首先会进行一个错误判断。 如果是 down 的信号,就会直接返回相关错误,否则先对错误进行断言,检查是否为 net.Error,这个是一个接口,其中 Temporary 方法官方已经标记为启用,这个方法更多的表示为超时。如果有超时,你们就会对延时 tempDelay,进行增加,起初是 5 毫秒,之后每次增加 2 倍,最大为 1 秒钟,之后会进行重试。

通过 srv.ConnContext 会生成一个新的 ctx,否则就使用之前的 ctx,也就是 context.Backgroud()。然后开启一个协程进行服务。

在协程中,通过 readRequest 方法进行获取,返回 reponse。通过 response 对象获取 request。通过 request 判断请求是否要继续。

req := w.req
if req.expectsContinue() {
	if req.ProtoAtLeast(1, 1) && req.ContentLength != 0 {
		req.Body = &expectContinueReader{readCloser: req.Body, resp: w}
		w.canWriteContinue.Store(true)
	}
} else if req.Header.get("Expect") != "" {
	w.sendExpectationFailed()
	return
}

这里判断首先通过 expectsContinue 方法,这个方法中获取请求头中的 Expect 字段是否等于 100-continue。当等于的时候要继续进行判断,其中请求的协议为 HTTP 1.1 和 ContentLength 不为 0。这样就可以获取到请求体。

当请求头中的 Expect 和上述条件不相同的时候,直接返回 417 错误。

之后创建了一个 serverHandler 并且调用了 ServeHTTP 并且传入了 response 和 request。

ServeHTTP 再一次出现,其中第一步就是获取 Handler。

handler := sh.srv.Handler
if handler == nil {
	handler = DefaultServeMux
}

那么,这里获取的 handler 应该是什么呢?经过多个方法或函数,可以已经对 sh.srv.Handler 一步一步的向上推到。这里我将这个过程画了一张图,图上箭头表示关系之间的依赖,红色表示持有 handler 数据。

Go HTTP 源码分析

通过这个依赖图可以看到,handler 是由最开始的 ListenAndServe 方法进行传入的,而我们的示例代码中这部分传入的是 nil,也就是从开始到现在 handler 一直为 nil。这也就是为什么会一个判断,当 handler 为空的时候使用 DefaultServeMux。其实关于默认的 handler 为 DefaultServeMux 这个事情,在 ListenAndServe 这个代码的注释中就已经说明。

之后就是调用 handler.ServeHTTP 方法。那么这里的 ServeHTTP 方法就和上文中提到的 ServeHTTP 方法是一个了。

总结

通过两个方法基本可以做到路由的注册方式和路由的查询方式,并且对请求来临的时候相关的处理过程。这些方法对之后研究其他框架源码或者工作方式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