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ES6 Proxy 诞生8年了,你有使用过吗?聊聊 Proxy 的应用场景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12

ProxyECMAScript 6 中新增的一个 API,正式发布距今已经八年了,但你有直接使用过它吗?Proxy 有着很大潜力,但开发时却鲜有应用场景。本文将聊聊 Proxy 能怎么用,有哪些地方能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 Proxy

请直接看 Proxy - JavaScript | MDN

应用场景

数据追踪

数据追踪,是 Proxy 应用最多的场景,多见于状态管理库。VueMobx 都是使用 Proxy 来对数据进行拦截,实现数据追踪,从而实现响应式数据。

Proxy 对两者来讲都是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代替品。Proxy 对数据的拦截更加全面、性能更好、更标准化。

相关文章很多,不过多赘述。

不可变状态

React 推行的不可变状态(immutable),是非常优秀的思想。

Mobx 的作者,则通过 Proxy 实现了一套不可变数据的方案 —— Immer。通过修改临时草稿来产生下一个不可变状态。相较于其他不可变库,Immer 有更低的学习成本(不需要学习更多语法和数据结构,操作普通数据一样)、更好的类型推断(没有引入新的数据结构)、更高效的性能(最小化克隆)。

关于 Immer 是如何工作的,请看官方的介绍博客 —— Introducing Immer: Immutability the easy way

链式调用

通常的链式调用,是访问的键名对应的方法,调用该方法,最后返回(新)实例。而使用 Proxy 可以使访问的键名作为参数,返回(新)代理对象。

来自 Ingvar Stepanyan 的推文

const www = new Proxy(new URL("https://www"), {
  get(target, prop) {
    let orig = Reflect.get(target, prop)
    if (typeof orig === "function") return orig.bind(target)
    if (typeof prop !== "string") return orig
    if (prop === "then") return Promise.prototype.then.bind(fetch(target))
    target = new URL(target)
    target.hostname += `.${prop}`
    return new Proxy(target, this)
  },
})

await www.exmaple.org

非常巧妙。只可惜没有实用性以及没有其他复刻的场景。

沙箱

去年微前端非常热门。iFrame 的微前端方案子应用间存在着天然的隔离,而非 iFrame 的微前端则需要自行实现沙箱(Sandbox)。

沙箱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子应用污染宿主环境、避免子应用间互相影响、以及为子应用创建独立的全局环境。

qiankun 为例,存在两种沙箱的实现:SnapshotSandboxProxySandbox

SnapshotSandbox,使用的还是宿主环境的 window。在挂载子应用时会对宿主 window 进行快照(浅拷贝,备份),在子应用卸载时使用快照恢复宿主的 window。而期间对 window 进行的变更则会被记录,在下次挂载时应用在当前 window 上。

ProxySandbox 则为子应用创建了 fakeWindow,用 with(fakeWindow) 包裹子应用运行。子应用访问时则优先从 fakeWindow 寻找,其次则从宿主 window 上获取。子应用进行的变更则是应用在 fakeWindow 上,并不会影响宿主 window

SnapshotSandbox 中的 window 是单例的,意味着只能同时运行一个子应用。以及每次挂载和卸载都需要对 window 进行遍历,性能上不如 ProxySandbox。所以 ProxySandbox 的出现让 SnapshotSandbox 变得很尴尬,qiankun 还保留 SnapshotSandbox 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为了兼容低版本浏览器吧(next 分支中已移除 SnapshotSandbox)。

适配器

当 iPhone 砍掉 3.5mm 耳机孔时,对于有线耳机的兼容,苹果解决方案是:3.5mm 转 Lightning 转接头。这个转接头就是一个适配器。

Proxy 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适配器,非常适合辅助封装。

localStorage 的封装

localStorage 非常适合使用 Proxy 进行封装。

  • 基础的 localStorage 封装主要是在 getItemsetItem 中增加了 JSON.parseJSON.stringify,以便于存储对象。不用 Proxy 就能办到。
  • 再进一步,使用 Proxy 代理 localStorage 直接通过键名访问/设置,省去调用 getItemsetItem
  • 再进一步,深度代理 localStorage,那么可以实现更深层级的对象设置。
  • 再进一步,使其变成响应式数据,更好地与常见的视图库/框架结合。
  • 再进一步,增加插件系统,定制化 localStorage

写这篇文章时发现,现有的封装,基本只到了第二步与第三步。于是,我基于 @vue/reactivity 实现到了第五步 —— Prorage

转发

除了像 localStorage 大刀阔斧的改造封装,还有一种更常见的封装:对原有数据/接口进行小幅度调整。比如组件封装时的 Ref 转发。

Vue 为例:

const { get, has } = Reflect

const selectRef = ref() // 被封装的组件实例

const _expose = new Proxy(
  {
    foo() {/* ... */} // 改写或新增的方法
  },
  {
    get(target, key) {
      return get(target, key) ?? get(selectRef.value || {}, key)
    },

    // Vue 的 getExposeProxy 中取值前会先使用 has 判断是否存在
    // 存在时才会从当前 expose 中取值
    // 所以 has 必须写上
    has(target, key) {
      return has(target, key) || has(selectRef.value || {}, key)
    }
  }
)
defineExpose(_expose)

当然你也可以用原型链也是可以实现:

const selectRef = ref()

const _expose = {
  foo() {/* ... */}
}
watch(selectRef, (selectRef) => Object.setPrototypeOf(_expose, selectRef))
defineExpose(_expose)

Proxy 相较于原型链,能做更多的修正。比如 Object.keys 访问键名时,原型链的方案无法获得原型上的键名。而 Proxy 中可以通过 ownKeys 进行修正。

不过 Proxy 在控制台打印的可读性非常差,原型链可读性稍微好一些。通常开源项目这两个方案都不会使用,而是使用更为直接的方案。

惰性创建

在设计模式中,单例模式下,有一个子模式叫惰性单例。就是在被调用时才创建实例,通常用于实例创建比较昂贵或是有副作用的情况,减少未使用时的性能与副作用。

大概长这样:

let cache = null
function getInstance() {
  if (!cache) {
    cache = new Instance()
  }
  return cache
}

const instance = getInstance()

配上 Proxy,就可以写成这样:

const { get, set } = Reflect

const obj = new Proxy({},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t cache = Reflecf.get(target, key, receiver)
    if (cache === undefined) {
      Reflect.set(target, key, new Instance(), receiver)
      return Reflecf.get(target, key, receiver)
    }
    return cache
  }
})

const instance = obj.instance

虽然这个示例看上没有什么意义,但实际惰性创建的使用还是很常见的。比如 Vuereactive 就是在被访问时才会创建其代理对象。再比如 Prorage 也是被访问时才会解析字符串成为对象。

数据保护

Proxy 可以限制读写,实现访问限制、写入校验等等。其中比较值得说的是 Readonly。

Readonly 通常是使用 Object.freeze 来实现的。Object.freeze 冻结对象是浅层的,通常需要递归遍历冻结实现深层的 Readonly。主要有三个缺点:性能消耗、对原始数据的破坏、非法赋值没有反馈。

使用 Proxy 阻止写入和删除,实现深层的 Readonly,本身是惰性创建性能上总体会比 Object.freeze 好。不会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仅仅只是代理对象被阻止修改。在修改时还能抛出错误,给开发者反馈。

具体的实现可以参考 Vuereadonly

单任务改造为多任务

当前我们有一个机器,机器有一万个任务,在项目中已经设置好该机器任务的调用。现在,我们需要增加一个差不多功能的机器。

改造前:

const machine = {
  task1() { /* ... */ },
  task2() { /* ... */ },
  /* 省略一万个任务 */
}

export default machine

使用 Proxy 改造后:

const machines = [
  {
    task1() { /* ... */ },
    task2() { /* ... */ },
    /* 省略一万个任务 */
  },
  {
    task1() { /* ... */ },
    task2() { /* ... */ },
    /* 省略一万个任务 */
  }
]

const machine = new Proxy({}, {
  get(_, key) {
    return () => machines.forEach(machine => machine[key]?.())
  }
})

export default machine

有序对象

曾经水群时,遇到一个问题:

在不把对象改成数组的情况下,给对象添加新的属性,怎么保证这个属性在遍历的时候是最后一个?

ES2015 规定了键名的排序:

  1. 可作为数组索引的键名(如 0, 1, 2),升序排列。
  2. 字符串索引,按创建顺序排列。
  3. Symbol 索引,按创建顺序排列。

如果键名仅包含2、3其中一种,默认排序就满足要求了。若不是,那就该 Proxy 出马了。

function orderedObject(target) {
  const keys = Reflect.ownKeys(target)

  /* 添加 key */
  function pushKey(key) {
    const index = keys.indexOf(key)
    if (!~index) keys.push(key)
  }

  /* 删除 key */
  function deleteKey(key) {
    const index = keys.indexOf(key)
    if (~index) keys.splice(index, 1)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defineProperty(target, key, descriptor) {
      const result = Reflect.defineProperty(target, key, descriptor)

      /* 定义属性成功 则添加 key*/
      if (result) pushKey(key)

      return result
    },
    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
      const result =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 删除属性成功 则删除 key */
      if (result) deleteKey(key)

      return result
    },
    ownKeys() {
      return [].concat(keys)
    },
  })
}

上述代码稍加调整,可以改成任何排序规则。

数组转对象

有时会通过将数组转成对象或Map,通过唯一键名来访问,减少访问的时间复杂度。

const arr = [
  { name: 'menu1', label: '菜单一' },
  { name: 'menu2', label: '菜单二' },
]

const map = arr.reduce((map, item) => {
  map.set(item.name, item)
  return map
}, new Map())

console.log(map.get('menu1')) // { name: 'menu1', label: '菜单一' }

arr 发生变更时,需要重新生成 map,或是主动维护 map。此时可以借助 Proxy 来实现自动维护。

不过由于数组的性质,实现起来会比较麻烦,需要改写所有的数组操作方法以及需要注意对 length 的处理。

代码较长:

const arr = [
  { name: "menu1", label: "菜单一" },
  { name: "menu2", label: "菜单二" },
]

const { proxy, map } = arrayToMap(arr, (v) => v.name)

proxy.push({ name: "menu3", label: "菜单三" })
proxy.unshift({ name: "menu0", label: "菜单零" })
proxy.splice(1, 1, { name: "menu4", label: "菜单四" })

console.log(map.get("menu1")) // undefined
console.log(map.get("menu4")) // { name: 'menu4', label: '菜单四' }

function arrayToMap(arr, getKey = (v) => v) {
  const { get, set, deleteProperty } = Reflect

  const map = new Map()
  const count = new Map() // 处理重复的元素

  // 添加初始数据
  arr.forEach(add)

  const arrayInstrumentations = createArrayInstrumentations()
  const proxy = new Proxy(arr,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改写数组操作方法
      if (hasOwn(arrayInstrumentations, key)) {
        return get(arrayInstrumentations, key, receiver)
      }

      return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if (key === "length") {
        // 直接设置 length 时,移除溢出元素
        const overflow = target.slice(value)
        const res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res) overflow.forEach(remove)
        return res
      } else {
        // 通过下标设置,移除旧元素,添加新元素
        const oldValue = get(target, key)
        const res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res) {
          remove(oldValue)
          add(value)
        }
        return res
      }
    },

    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
      const oldValue = get(target, key)
      const res = 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if (res) remove(oldValue)
      return res
    },
  })

  function add(value) {
    if (isObject(value)) {
      const key = getKey(value)
      if (key === undefined) return

      count.set(key, (count.get(key) ?? 0) + 1)
      map.set(key, value)
    }
  }
  function remove(value) {
    if (isObject(value)) {
      const key = getKey(value)
      if (key === undefined) return

      const _count = count.get(key) ?? 0
      if (_count > 1) {
        count.set(key, _count - 1)
      } else {
        count.delete(key)
        map.delete(key)
      }
    }
  }

  function createArrayInstrumentations() {
    const instrumentations = {}

    ;["push", "unshift"].forEach((key) => {
      instrumentations[key] = function (...args) {
        const res = arr[key].apply(arr, args)
        args.forEach(add)
        return res
      }
    })

    ;["pop", "shift"].forEach((key) => {
      instrumentations[key] = function (...args) {
        const res = arr[key].apply(arr, args)
        remove(res)
        return res
      }
    })

    instrumentations.splice = function (start, deleteCount, ...args) {
      const res = arr.splice(start, deleteCount, ...args)
      args.forEach(add)
      res.forEach(remove)
      return res
    }

    instrumentations.reverse = function () {
      return arr.reverse()
    }

    return instrumentations
  }

  return { proxy, map }
}

function hasOwn(val, key) {
  return hasOwnProperty.call(val, key)
}
function isObject(val) {
  return val !== null && typeof val === "object"
}

面试题

如果面试中能拿出 Proxy 解决问题,或许能让面试官眼前一亮。

惰性创建的应用

朋友碰上的一道笔试题,也不知为啥笔试的时候能联系到我,让我帮帮他(好孩子不要学)。

题目如下:

给定一个由整数组成的数组 A。需要你返回一个由对象组成的数组 T,这些对象共享相同的原型,每个对象都应该有一个 value(),使下列等式成立。

  • T[i].value() === A[i]
  • T[j].value() === A[j]
  • T[i].value === T[j].value
  • T[i].hasOwnProperty('value') === false

这题实际考的是原型,正常答法就是:

class Node {
  constructor(value) {
    this._value = value
  }

  value() {
    return this._value
  }
}

function fn(A) {
  return A.map(value => new Node(value))
}

不过我觉得初始化的性能太差了,于是我给了一份 Proxy 的解法:

class Node {
  constructor(value) {
    this._value = value
  }

  value() {
    return this._value
  }
}

function fn(A) {
  const cached = new Array(A.length)
  return new Proxy(A,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if (target.hasOwnProperty(key) && key !== 'length') {
        return cached[key] || (cached[key] = new Node(target[key]))
      }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

a == 1 && a == 2 && a == 3

一道经典的面试题:当 a = ? 使以下等式成立

(a == 1 && a == 2 && a == 3) === true

你可以在传统解法的基础上,追加使用 Proxy 的解法:

const a = new Proxy({ value: 1 },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if (key === Symbol.toPrimitive) {
      return () => target.value++
    }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求职

离职状态,正在寻找工作。

大约三年工作经验,技术栈 Vue 为主,React 也会一些。

期望工作地是杭州、上海。

maodai.site 中有我的联系方式和一些曾经写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