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golang微服务框架kratos实现SSE服务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42

golang微服务框架kratos实现SSE服务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SSE的,问了下周围的人,发现知道的人也着实不多的。我是怎么知道SSE的呢?我看了下OpenAI的API,有一个Stream模式,就是使用的SSE实现的。说白了,这就是一个HTTP长连接通过服务端持续发送数据到前端的协议。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它比Websocket要更好。

什么是SSE

Server-Sent Events(简称 SSE)

严格地说,HTTP 协议无法做到服务器主动推送信息。但是,有一种变通方法,就是服务器向客户端声明,接下来要发送的是流信息(streaming)。

也就是说,发送的不是一次性的数据包,而是一个数据流,会连续不断地发送过来。这时,客户端不会关闭连接,会一直等着服务器发过来的新的数据流,视频播放就是这样的例子。本质上,这种通信就是以流信息的方式,完成一次用时很长的下载。

SSE 与 WebSocket 作用相似,都是建立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渠道,然后服务器向浏览器推送信息。

总体来说,WebSocket 更强大和灵活。因为它是全双工通道,可以双向通信;SSE 是单向通道,只能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因为流信息本质上就是下载。如果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信息,就变成了另一次 HTTP 请求。

但是,SSE 也有自己的优点:

  • SSE 使用 HTTP 协议,现有的服务器软件都支持。WebSocket 是一个独立协议。
  • SSE 属于轻量级,使用简单;WebSocket 协议相对复杂。
  • SSE 默认支持断线重连,WebSocket 需要自己实现。
  • SSE 一般只用来传送文本,二进制数据需要编码后传送,WebSocket 默认支持传送二进制数据。
  • SSE 支持自定义发送的消息类型。

因此,两者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场合。

协议描述

数据格式

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的 SSE 数据,必须是 UTF-8 编码的文本,具有如下的 HTTP 头信息:

Content-Type: text/event-stream
Cache-Control: no-cache
Connection: keep-alive

上面三行之中,第一行的Content-Type必须指定 MIME 类型为event-steam

每一次发送的信息,由若干个message组成,每个message之间用\n\n分隔。每个message内部由若干行组成,每一行都是如下格式:

[field]: value\n

上面的field可以取四个值:

  • data
  • event
  • id
  • retry

此外,还可以有冒号开头的行,表示注释。通常,服务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浏览器发送一个注释,保持连接不中断:

: This is a comment

下面是一个例子:

: this is a test stream\n\n

data: some text\n\n

data: another message\n
data: with two lines \n\n

data 字段

数据内容用data字段表示:

data:  message\n\n

如果数据很长,可以分成多行,最后一行用\n\n结尾,前面行都用\n结尾。

data: begin message\n
data: continue message\n\n

下面是一个发送 JSON 数据的例子:

data: {\n
data: "foo": "bar",\n
data: "baz", 555\n
data: }\n\n

id 字段

数据标识符用id字段表示,相当于每一条数据的编号。

id: msg1\n
data: message\n\n

浏览器用lastEventId属性读取这个值。一旦连接断线,浏览器会发送一个 HTTP 头,里面包含一个特殊的Last-Event-ID头信息,将这个值发送回来,用来帮助服务器端重建连接。因此,这个头信息可以被视为一种同步机制。

event 字段

event字段表示自定义的事件类型,默认是message事件。浏览器可以用addEventListener()监听该事件。

event: foo\n
data: a foo event\n\n

data: an unnamed event\n\n

event: bar\n
data: a bar event\n\n

上面的代码创造了三条信息。第一条的名字是foo,触发浏览器的foo事件;第二条未取名,表示默认类型,触发浏览器的message事件;第三条是bar,触发浏览器的bar事件。

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event: userconnect
data: {"username": "bobby", "time": "02:33:48"}

event: usermessage
data: {"username": "bobby", "time": "02:34:11", "text": "Hi everyone."}

event: userdisconnect
data: {"username": "bobby", "time": "02:34:23"}

event: usermessage
data: {"username": "sean", "time": "02:34:36", "text": "Bye, bobby."}

retry 字段

服务器可以用retry字段,指定浏览器重新发起连接的时间间隔。

retry: 10000\n

两种情况会导致浏览器重新发起连接:一种是时间间隔到期,二是由于网络错误等原因,导致连接出错。

Kratos服务端

首先安装库:

go get -u github.com/tx7do/kratos-transport/transport/sse

然后实现一个简单的服务端:

interrupt := make(chan os.Signal, 1)
signal.Notify(interrupt, syscall.SIGHUP, syscall.SIGINT, syscall.SIGTERM, syscall.SIGQUIT)

ctx := context.Background()

s := NewServer(
    WithAddress(":8800"),
)
defer s.Stop(ctx)

s.HandleServeHTTP("/events")

s.CreateStream("test")

go func() {
    s.Start(ctx)
}()

s.Publish("test", &Event{Data: []byte("test")})

<-interrupt

JS客户端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title>SSE Client</title>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head>
<body>
<div>
    <ul id="messages">
    </ul>
</div>

<script>
    if (window.EventSource == null) {
        alert('The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Server-Sent Events');
    }

    const eventSource = new EventSource("http://localhost:8800/events?stream=test")

    // 在事件源连接未能打开时触发。
    eventSource.onerror = function (error) {
        console.log('connection state: ' + eventSource.readyState + ', error: ' + error);
    };

    // 在与事件源的连接打开时触发。
    eventSource.onopen = function () {
        console.log('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

    // 在从事件源接收到数据时触发。
    eventSource.onmessage = (event) => {
        console.log('id: ' + event.lastEventId + ', data: ' + event.data);
        //console.log(JSON.parse(event.data))
        const u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essages");
        const li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li.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event.data}`));
        li.setAttribute("id", "element4");
        ul.appendChild(li);
    }
</script>
</body>
</html>

参考资料 (Reference)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7249204284167831608
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