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集成老瓶装新酒(2)
主题
接着应用集成的思路的继续分享,上周完成了从0~1的过程,这周主要分享的是对集成的一些思路和局部的细节进行分享,总的来说,技术的洁癖是自我驱动的良好习惯。
前情概要
先说说背景,之前在应用集成老瓶装新酒一文解惑中介绍了为啥没采用“微前端”的思路和办法去解决集成方面的问题,而是选择用操作台这种方式进行,人员为2人,周期截至当前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当下算是基础的功能雏形已经基本满足,
- 集成应用(包含组、链接、应用)
- 系统应用(含菜单管理)
- 类网关职能,应用独立打开,重要的是综合了iframe和微物料形式的阶梯过度
- 待办消息,sso统一认证
- 个性化设置,即用户个性化自定义数据的定制
- 操作系统模式切换等
- 集成管理端
以上基本为进行中的内容,主要应对的问题场景如下:
- 解决内部集成的便捷度,即尽量将复杂系统的认证、风格统一等控制在2-3天内完成。
- 针对第三方系统风格不一致场景,有轻量及可控的改造办法。
- 作为统一认证集成方及被集成方,实现内部标准化,涉及外部则只需要网关层级处理第三方认证接入
- 系统应用在被集成后独立的访问端进行代理访问
内容
集成操作台内容
应用管理目录
上周主要是针对智能模块的可行性进行处理,一些块没有进行细化,本周对一些不合适的内容进行了局部的调整,这里做一个小分享,相信很多以完成功能为前提的伙伴们从以下两个编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是上周和本周调整的对比,实在没法容忍因此做了个调整,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点,职能其实就一个支持多种配置型的图标显示,可以是图、文字、系统图标,外加颜色可调整,但调整完了之后,我心中顺遂了许多。
算是做了一些思考吧,合并了操作,突出了结果,稍稍做了体验的提升,这开发中的小细节,日积月累之下,其实就是我们对每一个系统或者应用精细与否的评判标准,很多同样功能的系统,除了标准化UI组件之外,细节往往是打动一个人的主要因素,如果只是当任务去完成,基本上几十个系统也只是框架的变更和工作量的累计,对个人来说一点儿区别也没有。
总结
之所以有一些伴随着的思考是因为切身的感受到许多人对技术的热情在冷却,糊口也好,生活也罢,哪怕是后续因大环境的问题无法继续这项热爱深爱的行业,那些执着的日子也会值得人怀念,忙起来,让杂音暂时消失,责任在一往无前的驰骋、但纷乱遗憾的心,需要在专注中静一静。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723929698498405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