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s
comments
collection
share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之--论企业集成平台的技术与应用 备考知识点

作者站长头像
站长
· 阅读数 52

前言

企业集成平台相关内容,在每个课本中的介绍都非常短。

2011 2015 2020 2021 四个年份都考了这个题。

今年会不会考说不定,但是出现频率这么高,还是着手准备一下相关内容。

知识点

每个课本讲的都不一致,但是有大致相同。

我们需要记住2个知识点,一个是集成的分类,一个是集成模式的分类。

集成的分类

一般来说,我们只需要记住三类即可

界面集成

就是把原有的零散的页面,集成在一个新的,通常是浏览器的界面之中。

数据集成

为了完成应用集成和过程集成,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在集成之前,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表示并编成目录,另外还需要确定元数据类型,保证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和共享。

数据集成的模式包括:

  • 数据联邦
  • 数据复制模式
  • 基于结构的数据集成模式

控制集成(应用集成)

这种集成能够为两个应用中的数据和函数提供接近实时的集成。应用集成在底层的网络集成和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了异构应用系统之间应用层次上的互操作。

应用集成的主要模式包括:

  • 集成适配器模式
  • 集成信使模式
  • 集成面板模式
  • 集成代理模式

集成模式

市场上主流的集成模式有3种,分别是:

面向信息的集成技术

在数据集成层面、信息集成技术仍然是必选的方案。信息集成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 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等。其中接口集成仍然是一种主流的技术。他通过一种集成代理的方式实现集成,即为应用系统创建适配器作为自己的代理,适配器通过其开放或私有的接口,将信息从应用系统中提取出来,并通过开发接口与外界系统实时交互。而加入适配器的结构支持一定的标准,将极大的简化集成的复杂度,并有助于标准化,这也是面向接口集成方法的主要优势来源。标准化的适配器技术可以使企业从第三方供应商获取适配器,从而使集成技术简化。

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

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实际上是一种过程流集成的思想,不需要处理用户界面开发、数据库逻辑、事务逻辑等等。而只是处理系统之间的过程逻辑,与核心业务逻辑相分离。

在结构上,面向过程的集成方法在迷信爱那个接口的集成方法之上,定义了另外的过程逻辑层;而在该层的底层,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提供了支持数据传输和跨域过程协调的基础服务。对于提供集成代理、消息中间件以及应用服务器的厂商来说,提供用于业务过程集成是对其产品的重要扩展,也是目前应用集成市场的重要需求。

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

基于SOA和web技术的应用集成,是业务集成技术上的一次重要变化,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应用集成技术。集成的对象是一个web服务或者是封装成web服务的业务处理。web服务技术由于是基于最广为接受的、开放的技术标准,支持服务接口描述和服务处理的分离、服务描述的集中化存储和发布、服务的自动查找和动态绑定以及服务的组合,称为新一代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的构件和应用系统集成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