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js 13 发布了
前言
上周发布了 Next.js 的一个全新的版本 13,它带来了全新的理念(server component),作为一名 Next.js 的爱好者,我们有必要重新学习和认识下它。
Turbopack
首先是最引入注目的,在 Next13 中加入了全新的打包工具 Turbopack, 它是出自 Webpack 作者 TobiasKoppers 之手,官方描述是:开发时更新速度比 Webpack 快 700 倍、比 Vite 快 10 倍,是不是有点迫不及待,想要熟手体验了呢?我们直接使用官方提供的 cli 创建一个 Next.js 工程。
npx create-next-app --example with-turbopack
这是启动后的界面,这个 demo 不是一个简单的页面,而是一个包含了深度嵌套路由的例子。
下图我开发时的截图,Turbopack 直接在命令行中打印出了构建时间,我们看到启动时间只需要 2.3ms
试着修改代码,程序会自动热更新,绝大多数次数更新时间都很快,但偶尔有几次更新时间却很长,图片中有一处需要 16s(我使用的是 Mac M1),这其中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尤大也发布了测评,使用 1000 个节点来对比更新速度,数据显示:根组件与 vite 时间几乎相同,叶子节点比 vite 快 68%,与官方称比 vite 快 10 倍相差甚远。当然目前 Turbopack 还处于 alpha 阶段,期待 Turbopack 能够尽快推出正式版。
Turbopack 特点
- 开箱即用 TypeScript, JSX, CSS, CSS Modules, WebAssembly 等
- 增量计算: Turbopack 是建立在 Turbo 之上的,Turbo 是基于 Rust 的开源、增量记忆化框架,除了可以缓存代码,还可以缓存函数运行结果。
- 懒编译:例如,如果访问 localhost:3000,它将仅打包
pages/index.jsx
,以及导入的模块。
为什么不选择 Vite 和 Esbuild?
Vite 依赖于浏览器的原生 ES Modules 系统,不需要打包代码,这种方法只需要转换单个 JS 文件,响应更新很快,但是如果文件过多,这种方式会导致浏览器大量级联网络请求,会导致启动时间相对较慢。所以作者选择同 webpack 一样方式,打包,但是使用了 Turbo 构建引擎,一个增量记忆化框架,永远不会重复相同的工作。
Esbuild 是一个非常快速的打包工具,但它并没有做太多的缓存,也没有 HMR(热更新),所以在开发环境下不适用。
为什么要改基于文件的路由系统
Next 13 另一个比较大的改动是基于文件的路由系统,增加了一个 app
目录,每一层路由必须建一个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中建立 page.tsx
作为该路由主页面
而在 Next.js 12(以及以下)对应的路由系统,是所有路由文件都写在 pages
目录下,每个文件都会生成一个路由,很明显是这种方式更加简洁。
那么,Next.js 为什么要改基于文件的路由系统呢?
主要有以下 3 点原因:
- 实现嵌套路由和持久化缓存
- 支持 React 18 中的 React server Component,实现 Streaming(流渲染)
- 实现代码目录分组,将当前路由下的测试文件、组件、样式文件友好地放在一起,避免全局查找
Next.js 12 中 Layout 实现方式
Tailwindcss 的作者 Adam Wathan 早在 2019 年就写过一篇博客,关于 Next.js 如何实现持久化缓存
其中有个demo能够很好的说明 next.js 不能实现持久化缓存,大家可以在 codesandbox 中体验。
实现方式是每个 page 页面直接引用 components 文件下的导航组件,当点击横向滚动条后面的导航页面,会导致整个页面都刷新,从而没有记录滚条的位置。
他解决办法是,需要通过往 Page 页面函数上添加静态方法getLayout
来实现,详情代码可以看这个例子。
// /pages/account-settings/basic-information.js
import SiteLayout from '../../components/SiteLayout'
import { getLayout } from '../../components/AccountSettingsLayout'
const AccountSettingsBasicInformation = () => <div>{/* ... */}</div>
AccountSettingsBasicInformation.getLayout = getLayout
export default AccountSettingsBasicInformation
比如上面例子中的账户设置—->基本信息
页面代码,是在 Page 页面中绑定 getLayout
静态方法,getLayout
返回页面的公共导航组件。
在 _app.tsx
中调用 getLayout
方法,从而区别各个页面的 layout
布局不同。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App from 'next/app'
class MyApp extends App {
render() {
const { Component, pageProps, router } = this.props
const getLayout = Component.getLayout || (page => page)
return getLayout(<Component {...pageProps}></Component>)
}
}
export default MyApp
如果你也有之前的 Next 项目,也需要实现持久化缓存,可以参考这个例子。
app 文件夹下的约定式路由
Next13 新增了 app 文件夹
来实现约定式路由,完美地实现了持久化缓存,以下是官方 with-turbopack
项目下部分页面结构
./app
├── GlobalNav.tsx
├── layout.tsx
├── page.tsx
├── layouts
│ ├── CategoryNav.tsx
│ ├── [categorySlug]
│ │ ├── SubCategoryNav.tsx
│ │ ├── [subCategorySlug]
│ │ │ └── page.tsx
│ │ ├── layout.tsx
│ │ ├── page.tsx
│ │ └── template.tsx
│ ├── layout.tsx
│ ├── page.tsx
│ └── template.tsx
对应的页面效果如下图
我们看到每个文件下都有 3 个文件 layout.tsx
、page.tsx
、template.tsx
、
layout.tsx
该路由下的公共导航,切换路由时,不会刷新,我们可以看箭头处的 Count 组件,并没有刷新template.tsx
该路由下的公共部分,切换路由时,会刷新page.tsx
该路由的主页面
当我们点击导航时候,页面上刷新部分边框会高亮闪烁,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代码目录结构组织与页面呈现的路由和渲染。
在 app 目录下每个文件夹下,还可以有 loading.tsx
、error.tsx
loading.tsx
该路由的主页面在异步渲染中,会显示的 loading 组件的内容;例如我们可以用它来写骨架屏(Skeleton)error.tsx
该路由的页面渲染出错,会显示该页面,也就是封装了 React 的 ErrorBoundary。
以上除了 page.tsx
其他文件都是可选的,除了这些约定名称的文件外,我们可以建立任意文件,比如 components.tsx
、 test.tsx
等自定义文件。app 目录可以很好地将页面、组件、测试文件放在一起,管理代码目录,避免开发时全局查找。
路由分组
app 同层级目录下还支持多个 layout
, 使用 (文件夹)
区分,(文件夹)
不会体现在路由上,只是单纯用来做代码分组。
./app
├── (checkout)
│ ├── checkout
│ │ └── page.tsx
│ ├── layout.tsx
│ └── template.tsx
├── (main)
│ ├── layout.tsx
│ ├── page.tsx
│ └── template.tsx
比如官方 playground 中关于电子商务的例子,main
和 checkout
的 layout 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实现功能自定义分组代码目录。
React Server Components
在 app 目录下的组件默认都是 React Server Components,那么 React Server Components 有什么优势呢?
这里有几个概念
CSR:所有前端打包到前端,通常会引起浏览器加载 JavaScript 过大,从而导致首屏白屏时间过长
SSR:数据在服务端请求,通过
renderToString
方法将字符串 DOM 结构输出给浏览器,此时浏览器还不能交互,React 不能管理已经存在的 DOM,需要重新执行一遍,这个过程叫“注水”(Hydrate)。Next12getServerSideProps
的渲染方式也就是 SSR。
SSR 解决了白屏时间过长的问题和 SEO 的问题,但也并不是完美的,过多的请求会导致服务端响应时间变长,“注水”(Hydrate)的过程也会导致客户端代码量的增加。
比如一个传统的博客页面采用 Next12 的方式使用getServerSideProps
的方式渲染,那么就需要等 3 个接口全部返回才可以看到页面。
// 每次请求执行
export async function getServerSideProps() {
const list = await getBlogList()
const detail = await getBlogDetail()
const comments = await getComments()
// Pass data to the page via props
return { props: { list,detail,comments } }
}
- React Server Components ( RFC ) 与传统的 SSR 不同,优点是拥有流式 HTML 和选择性注水
React Suspense
API 解锁了 React 18 中的两个主要 SSR 功能:
在服务器上流式传输 HTML。
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从原来的方法切换
renderToString
切换到新renderToPipeableStream
方法。客户端的选择性注水作用。
使用
hydrateRoot
代替createRoot
方法。
比如上面的博客实例,评论接口查询速度较慢,就可以使用 Suspense
实现流渲染。
import { lazy } from 'react';
const Comments = lazy(() => import('./Comments.js'));
//...
return (
<Layout>
<NavBar />
<Sidebar />
<RightPane>
<Post />
<Suspense fallback={<Spinner />}>
<Comments />
</Suspense>
</RightPane>
</Layout>
)
如图所示
- 灰色部分代表 HTML 字符串返回
- loading 状态表示当前部分还在请求
- 绿色部分代表注水成功,页面可以交互
所谓的流就是通过 script 动态返回最小 html,并且插入到正确的位置,页面中如果有多个 Suspense,是没有先后顺序的,React Server Components 是并行的。
以上内容在《New Suspense SSR Architecture in React 18》 中可以找到,而要搭建 react 流渲染的架构相对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看 gaearon dan 的 demo,而 Next.js 13 只需要在 app 目录下,按照约定的文件名称写,就可以自动实现 React Server Components。
实现流渲染
除了 app 目录下嵌套路由部分 next.js 会帮我们默认采用 React Server Components,我们在 page 页面中,也可以实现。
实现方式也很简单,组件外层使用 Suspense
import { SkeletonCard } from '@/ui/SkeletonCard';
import { Suspense } from 'react';
import Description from './description';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osts() {
return (
<section>
<Suspense
fallback={
<div className="w-full h-40 ">
<SkeletonCard isLoading={true} />
</div>
}
>
<Description />
</Suspense>
</section>
);
}
组件数据请求使用 use
API,就可以实现流渲染了。
import { use } from 'react';
async function fetchDescription(): Promise<string> {
return fetch('http://www.example.com/api/data').then((res)=>res.text())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Description() {
let msg = use(fetchDescription());
return (
<section>
<div>{msg}</div>
</section>
);
}
使用场景
从官方的 playground 中看,在一些请求较慢的接口,比如电商网站中的价格计算,若要使用服务端渲染,就可以使用 server Component。
服务端组件和客户端组件
Next.js 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只需要一个工程,就可以搞定前端工程和后端工程,哪些是前端代码和哪些是后端代码,Next.js 在打包的时候就会帮我们自动区分,这需要开发者清楚地理解,自己写的代码哪些是在服务端执行,哪些是在客户端执行。
Next12 区分
我们知道 Page 函数都是在服务端执行的,包括 getServerSideProps
、getStaticPaths
、getStaticProps
,那么如果需要在客户端执行有以下 2 种方式;
- 在
useEffect
、onChange
等回调函数中使用,比如下面例子,动态加载了fuse.js
,实现模糊搜索。
import { useState } from 'react'
const names = ['Tim', 'Joe', 'Bel', 'Lee']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age() {
const [results, setResults] = useState()
return (
<div>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Search"
onChange={async (e) => {
const { value } = e.currentTarget
// Dynamically load fuse.js
const Fuse = (await import('fuse.js')).default
const fuse = new Fuse(names)
setResults(fuse.search(value))
}}
/>
<pre>Results: {JSON.stringify(results, null, 2)}</pre>
</div>
)
}
- 如果依赖了外部组件,或者 window 对象,可以使用
next/dynamic
并且设置ssr
为false
import dynamic from 'next/dynamic'
const DynamicHeader = dynamic(() => import('../components/header'), {
ssr: false,
})
Next13 区分
在 Next13 中 , 在 app 目录下,如要使用 useState
等状态管理的 hook,那么该组件只在客户端执行,需要在首行加入 'use client'
指令。
'use client';
import { useState }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ounter() {
const [count, setCount] = useState(0);
return (
<div>
<p>You clicked {count} times</p>
<button onClick={() => setCount(count + 1)}>Click me</button>
</div>
);
}
该区分服务端组件和客户端组件,下表列出了常用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服务端组件 | 客户端组件 |
---|---|---|
fetch 请求数据。 | ✅ | [⚠️] |
访问后端资源(直接) | ✅ | ❌ |
在服务器上保留敏感信息(访问令牌、API 密钥等) | ✅ | ❌ |
保持对服务器的大量依赖/减少客户端 JavaScript | ✅ | ❌ |
添加交互和事件侦听器(onClick() ,onChange() 等) |
❌ | ✅ |
使用状态和生命周期效果(useState() , useReducer() , useEffect() , 等) |
❌ | ✅ |
使用仅限浏览器的 API(window) | ❌ | ✅ |
使用依赖于状态、效果或仅浏览器 API 的自定义 hooks | ❌ | ✅ |
使用React 类组件 |
❌ | ✅ |
数据请求
使用 react 的 use 函数加 fetch API 来实现:静态站点生成(SSG)、服务器端渲染(SSR)和增量静态再生(ISR)
在 Page 页面使用 fetch:
import { use } from 'react';
async function getData() {
const res = await fetch('...');
const name: string = await res.json();
return name;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age() {
// 支持的全类型的数据格式
// 可以返回不用序列化的格式数据
// 因此可以返回 Date, Map, Set, 等.
const name = use(getData());
return '...';
}
fetch 的缓存策略
// 请求被缓存
// 相当于 `getStaticProps`.
// `force-cache` 是默认值,可以省略
fetch(URL, { cache: 'force-cache' });
// 每次刷新都会重新请求.
// 相当于 `getServerSideProps`.
fetch(URL, { cache: 'no-store' });
// 请求被缓存10s,10s 重新生成
// 相当于 `getStaticProps` 加上 `revalidate` 参数.
fetch(URL, { next: { revalidate: 10 } });
使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当请求数据的增加,打包后前端 JavaScript 的大小不会增加。
新的 next/image
我们知道在 Next.js 12 之前,使用 <img>
标签,eslint 会有一个警告,提示我们必须使用 next/image
组件, 因为 next/image
帮我们做了几点优化
- 自动优化图片格式
- 自动缩放图片大小
- 使用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实现懒加载
所以 image 必须加上 width
和 height
参数
新的 Next/image 使用了浏览器的 lazy-loading 代替了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默认情况下需要 alt 标记,因此减少了客户端 JavaScript 代码,当然这个属性对浏览器要求较高,要求 chrome 77+。
import Image from 'next/image';
import avatar from './lee.png';
function Home() {
// 为了提高可访问性 "alt" 属性是必须的
// 图片可以使用放在 `app/` 目录下
return <Image alt="leeerob" src={avatar} placeholder="blur" />;
}
@next/font
加入了一个新的包,可以在构建时直接引用 google 字体和本地字体,实现字体的托管和预加载,这点对英文网站很有用,中文网站一般不加载字体,图标建议使用 svg。
加载谷歌字体
import { Inter } from '@next/font/google';
const inter = Inter();
<html className={inter.className}>
加载本地字体
import localFont from '@next/font/local';
const myFont = localFont({ src: './my-font.woff2' });
<html className={myFont.className}>
next/link
自动加上 <a>
标签。
Next.js 12: 需要<a>
包裹
import Link from 'next/link'
<Link href="/about">
<a>About</a>
</Link>
Next.js 13: <Link>
不需要 <a>
<Link href="/about">
About
</Link>
小结
本文主要结合了 Next13 官网博客 摘取了部分内容,结合笔者对 Next.js 的理解和分析,介绍了其变动、使用方法,以及其改动原因, Next13 这次更新主要与 React server component 深度结合,在"用户体验、可维护性、性能"这几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提升,本以为 React 的 Server component 还遥不可及,但 Next13 却让我们触手可及, Next13 也将成为升级 React18 的首选框架,未来前后端并行的开发模式或许能够成为主流,这也将是对前端开发者的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