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100问(第5问)为什么 v-for 的 key 值不能是 index?
大家好,我是阿林。
在本系列文章中,将以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和大家一起熟练掌握vue开发,共同进步,欢迎留言区讨论~
第5问
为什么 v-for 的 key 值不能是 index?
很多人一说起这道老生常谈的面试题,马上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 虚拟DOM
和 diff算法
了。
讲这些没问题,但如果是我,一定先讲 v-for 的 key 值写成 index 会造成的问题,再讲原理。
曾经我写 v-for, key 值永远都是 index,直到有一天,我这么写造成了线上bug...
来看一下我的线上bug演示吧:
父组件代码
<Child
v-for="(item, index) in list"
:key="index"
:count="item.count"
:name="item.name"
@delete="handleDelete(index)"
/>
list: [
{
count: 1,
name: '第1个元素'
},
{
count: 2,
name: '第2个元素'
},
{
count: 3,
name: '第3个元素'
}
]
handleDelete(index) {
this.list.splice(index, 1)
},
如代码和gif演示,点击删除第2个元素,看上去似乎一切正常。
等一下,第三个元素的count值居然变成了2,wtf!!!
惊得我又去看了遍子组件的代码
子组件
<div>
<span>{{ name }}</span>
count值为:{{ innerCount }}
<button @click="$emit('delete')">-</button>
</div>
props: {
count: {
type: Number,
default: 0
},
name: {
type: String,
default: ''
}
},
data() {
return {
innerCount: this.count
}
}
感觉也没什么不对的啊。
不信邪,我又多创建了点元素来删除,还试了下排序:
果然,不光删除元素有问题,排序也有问题。
把 key 值改成 item.name 再试一下。
<Child
v-for="(item, index) in list"
:key="item.name"
:count="item.count"
:name="item.name"
@delete="handleDelete(index)"
/>
正常了。
这样看来,在 v-for 里把 key 值写成 index,非常危险啊。
在查阅了 vue 官方文档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原因:
当 Vue 正在更新使用
v-for
渲染的元素列表时,它默认使用“就地更新”的策略。如果数据项的顺序被改变,Vue 将不会移动 DOM 元素来匹配数据项的顺序,而是就地更新每个元素,并且确保它们在每个索引位置正确渲染。
这个默认的模式是高效的,但是只适用于不依赖子组件状态或临时 DOM 状态 (例如:表单输入值) 的列表渲染输出。
不依赖子组件状态
子组件里有一行很关键的代码
data() {
return {
innerCount: this.count
}
}
子组件内部定义了 innerCount,这样子组件就有了自己的状态,按照官方文档的说明,这种情况下不能把 index 作为 key 值。
临时 DOM 状态
<div v-for="(item, index) in list1" :key="index">
<input type="text" />
<button @click="delClick(index)">删除</button>
</div>
删除了第2项,但是第3项在表单中的3变成了2,跟上面依赖子组件状态的例子是一样的。
总结
写列表渲染时, 依赖子组件状态或临时 DOM 状态的情况,如果有 删除、增加、排序这样的功能,不要把 index 作为 key。
事实上,写列表渲染时,永远不要把 index 做为 key,key 一定要是唯一标识。
至于原因,就要理解 diff
算法之后才能明白了。
待解答问题:
- key 为什么不能写成随机数或时间戳?
- key 为什么要是唯一标识?
别着急,立了个写100个 vue 问题相关文章的 flag 呢,后面的文章再慢慢分析。
希望我的 vue 系列文章能对前端路上的你有帮助~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705546399801514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