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vaScript执行机制之变量提升
前言
又来到了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之前准备面试的时候觉得临时抱佛脚应该没什么事。但现在离自己真正准备面试还有一段时间,为了把这些底层而重要的知识深深烙在脑海里,故准备以这种写文章的方式进行一个知识的输出。这既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简单的梳理,还可以方便日后自己复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能够帮助到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
这一节的内容大部分来自极客时间的李兵老师的课程。 👉👉 07 | 变量提升:JavaScript代码是按顺序执行的吗? (geekbang.org)
变量提升的由来
先让我们的大脑清空之前对变量提升的理解吧。
(有时候把一个知识清零再学习更有益于提升~)
那么就先看这么一个问题
👇👇👇
JavaScript代码是按顺序执行的吗?
(该开始学JavaScript的时候肯定是这样认为的吧)
接下先看段代码,你觉得下面这段代码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showName()
console.log(myname)
var myname = '极客时间'
function showName() {
console.log('函数showName被执行');
}
如果依据JavaScript 是按顺序执行的,那么:当执行到第 1 行的时候,由于函数 showName
还没有定义,所以执行应该会报错;同样执行第 2 行的时候,由于变量 myname
也未定义,所以同样也会报错。然而实际执行结果却并非如此, 如下图:
第 1 行输出“函数 showName 被执行”,第 2 行输出“undefined”,这和前面想象中的顺序执行有点不一样啊!
通过上面的执行结果,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函数或者变量可以在定义之前
使用,那如果使用没有定义的变量或者函数,JavaScript 代码还能继续执行吗?为了验证这点,我们可以删除第 3 行变量 myname 的定义,如下所示:
showName()
console.log(myname)
function showName() {
console.log('函数showName被执行');
}
然后再次执行这段代码时,JavaScript 引擎就会报错,结果如下:
从上面两段代码的执行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三个结论。
- 在执行过程中,若使用了未声明的变量,那么 JavaScript 执行会报错。
- 在一个变量定义之前使用它,不会出错,但是该变量的值会为 undefined,而不是定义时的值。
- 在一个函数定义之前使用它,不会出错,且函数能正确执行。
第一个结论很好理解,因为变量没有定义,这样在执行 JavaScript 代码时,就找不到该变量,所以 JavaScript 会抛出错误。
但是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结论,就挺让人费解的:
变量和函数为什么能在其定义之前使用?
这似乎表明 JavaScript 代码并不是一行一行执行的。同样的方式,变量和函数的处理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比如上面的执行结果,提前使用的 showName
函数能打印出来完整结果,但是提前使用的 myname
变量值却是 undefined,而不是定义时使用的“极客时间”这个值。
这就是变量提升的由来了~
从声明和赋值理解变量提升
为了搞清楚上面的问题,我们还得知道JavaScript 中的声明和赋值。
var myname = '极客时间'
这段代码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两行代码组成的:
var myname //声明部分
myname = '极客时间' //赋值部分
上面是变量的声明和赋值,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函数的声明和赋值,结合下面这段代码:
function foo(){
console.log('foo')
}
var bar = function(){
console.log('bar')
}
可以参考下图:
好了,这就是声明和赋值操作,那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聊聊什么是变量提升了。
👇 👇 👇
所谓的变量提升,是指在 JavaScript 代码执行过程中,JavaScript 引擎把变量的声明部分
和函数的声明部分
提升到代码开头
的“行为”。变量被提升后,会给变量设置默认值
,这个默认值就是我们熟悉的 undefined。
下面我们就来模拟实现一下这些变量和函数声明是怎么提升的:
看个直观一点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原来的代码主要做了两处调整:
1.第一处是把声明的部分都提升到了代码开头,如变量 myname 和函数 showName,并给变量设置默认值 undefined;
2.第二处是移除原本声明的变量和函数,如var myname = '极客时间'的语句,移除了 var 声明,整个移除 showName 的函数声明。
通过这两步,就可以实现变量提升的效果。
从变量提升到JavaScript 代码的执行流程
从概念的字面意义上来看,“变量提升”
意味着变量和函数的声明会在物理层面移动到代码的最前面,正如我们所模拟的那样。但,这并不准确。实际上变量和函数声明在代码里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是在编译阶段
被 JavaScript 引擎放入内存中。对,你没听错,一段 JavaScript 代码在执行之前需要被 JavaScript 引擎编译,编译完成之后,才会进入执行阶段。大致流程你可以参考下图:
编译阶段
那么编译阶段
和变量提升
存在什么关系呢?
回到最初的代码
showName()
console.log(myname)
var myname = '极客时间'
function showName() {
console.log('函数showName被执行');
}
为了方便介绍,可以把这段代码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变量提升部分的代码。
var myname = undefined
function showName() {
console.log('函数showName被执行');
}
第二部分:执行部分的代码。
showName()
console.log(myname)
myname = '极客时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输入一段代码,经过编译后,会生成两部分内容:执行上下文
和可执行代码
。
执行上下文是 JavaScript 执行一段代码时的运行环境,比如调用一个函数,就会进入这个函数的执行上下文,确定该函数在执行期间用到的诸如 this、变量、对象以及函数等。
我们再结合之前这段代码来分析下是如何生成变量环境
对象的。
showName()
console.log(myname)
var myname = '极客时间'
function showName() {
console.log('函数showName被执行');
}
我们可以一行一行来分析上述代码:
第 1 行和第 2 行,由于这两行代码不是声明操作,所以 JavaScript 引擎不会做任何处理;
第 3 行,由于这行是经过 var 声明的,因此 JavaScript 引擎将在环境对象
中创建一个名为 myname 的属性,并使用 undefined 对其初始化;
第 4 行,JavaScript 引擎发现了一个通过 function 定义的函数,所以它将函数定义存储到堆中,并在环境对象
中创建一个showName 的属性,然后将该属性值指向堆中函数的位置。
好了,现在有了执行上下文和可执行代码了,那么接下来就到了执行阶段了。
执行阶段
(为了方便对照,再次把代码搬过来)
showName()
console.log(myname)
var myname = '极客时间'
function showName() {
console.log('函数showName被执行');
}
JavaScript 引擎开始执行“可执行代码”
,按照顺序一行一行地执行。下面我们就来一行一行分析下这个执行过程:
-
当执行到
showName
函数时,JavaScript 引擎便开始在变量环境
对象中查找该函数,由于变量环境对象中存在该函数的引用,所以 JavaScript 引擎便开始执行该函数,并输出“函数 showName 被执行”结果。 -
接下来打印
“myname”
信息,JavaScript 引擎继续在变量环境对象
中查找该对象,由于变量环境存在 myname 变量,并且其值为 undefined,所以这时候就输出 undefined。 -
接下来执行第 3 行,把“极客时间”赋给 myname 变量,赋值后变量环境中的 myname 属性值改变为“极客时间”
好了,以上就是一段代码的编译和执行流程。
代码中出现相同的变量或者函数怎么办?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在执行一段 JavaScript 代码之前,会编译代码,并将代码中的函数和变量保存到执行上下文的变量环境中,那么如果代码中出现了重名的函数或者变量,JavaScript 引擎会如何处理? 我们先看下面这样一段代码:
function showName() {
console.log('极客邦');
}
showName();
function showName() {
console.log('极客时间');
}
showName();
我们来分析下其完整执行流程:
-
首先是
编译阶段
。遇到了第一个showName
函数,会将该函数体存放到变量环境中。接下来是第二个showName
函数,继续存放至变量环境中,但是变量环境中已经存在一个showName
函数了,此时,第二个showName
函数会将第一个showName
函数覆盖掉。这样变量环境中就只存在第二个showName
函数了。 -
接下来是
执行阶段
。先执行第一个showName
函数,但由于是从变量环境中查找showName
函数,而变量环境中只保存了第二个showName
函数,所以最终调用的是第二个函数,打印的内容是“极客时间”。第二次执行showName
函数也是走同样的流程,所以输出的结果也是“极客时间”
综上所述,一段代码如果定义了两个相同名字的函数,那么最终生效的是最后一个函数
。
小结
- JavaScript 代码执行过程中,需要先做
变量提升
,而之所以需要实现变量提升,是因为 JavaScript 代码在执行之前需要先编译
。 - 在
编译阶段
,变量和函数会被存放到变量环境
中,变量的默认值会被设置为 undefined;在代码执行阶段
,JavaScript 引擎会从变量环境
中去查找自定义的变量和函数。 - 如果在
编译阶段
,存在两个相同的函数
,那么最终存放在变量环境中的是最后定义的那个,这是因为后定义的会覆盖掉之前定义的。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716308722137169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