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中元素的显示模式,块元素,行内元素及行内块元素
这是我参与8月更文挑战的第26天,活动详情查看:8月更文挑战
什么是元素显示模式
在了解元素显示模式前,我们先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在世界上的人有成万上亿,那么归根结底只有两种人就是男人和女人,偶尔还有可能有第三种人-人妖。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甚至人妖,虽然都是人但是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或者说不同的分工。
其实在HTML中也跟我们人类相似,html中同样也有多种多样的元素标签,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大类:块元素和行内元素。而不同的元素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了它们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对网页进行布局。
谈到了网页的布局其实就涉及到了元素的显示模式。html中有那么多元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又分为了块元素和行内元素,而这些元素在网页中的显示方式就是元素的显示模式。比如div要自己独占一行,而span在同一行中就可以放置多个。
上面说HTML元素分为块元素和行内元素,那么哪些是块元素哪些是行内元素,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
块元素(男人)
常用的块元素有h1~h6、p、div、ol、ul、li等,其中div是最典型的块元素
块元素的特点:
- 比较霸道,独占一行
- 可以设置宽度、高度、内边距和外边距
- 宽度默认是容器(父级元素宽度)的100%
- 是一个容器及盒子,里面可以放行内或块级元素
注意点:
- 文字类的元素内不同放块级元素,如h系列、p等
- p标签主要用于存放文字,因此里面不能放块级元素,尤其是div
行内元素(女人)
常见的行内元素又a、i、strong、b、em、ins、del、s、u、span等,其中span标签时最典型的行内元素,有的地方也称为内联元素。
行内元素特点:
- 相邻行内元素在同一行上,一行可以显示多个
- 宽和高直接设置是无效的
- 默认宽度就是它本身内容的宽度
- 行内元素只能容纳文本或其它行内元素
注意点:
- 链接里不能再放链接a
- 但是链接中可以放置块级元素,但是给a转换成块级模式会更安全(后面讲转换)
行内块元素(人妖)
本来在HTML元素中分为两大类行内和块级元素,但是在行内元素中有几个特殊的标签,img、input、td,它们同时具有块元素和行内元素的特点,我们称它们为行内块元素。
行内块元素特点:
- 和相邻行内元素(行内块)在同一行上,但是它们之间会有间隙,一行可以显示多个(行内元素特点)
- 默认宽度就是它本身内容的宽度(行内元素)
- 宽度、高度、行高和边距可以设置(块级元素特点)
元素显示模式总结
元素模式 | 元素排列 | 设置样式 | 默认宽度 | 包含 |
---|---|---|---|---|
块级元素 | 一行只能放一个块级元素 | 可以设置宽度和高度 | 容器宽度的100% | 容器类可以包含任何标签 |
行内元素 | 一行可以放多个行内元素 | 不可以直接设置宽度高度(需转换) | 本身内容的宽度 | 容纳文本或其它行内元素 |
行内块元素 | 一行可以放多个行内块元素 | 可以设置宽高 | 本身内容宽度 |
元素显示模式转换
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元素模式的转换,简单来说,一个模式的元素需要另外一种模式的特性,这时就需要元素转换。
比如想要设置行内元素a的宽度和高度,就需要将a转换为块元素,这样就可以设置宽和高了。
display:在css中用display就可以实现元素模式的互相转换,从而使元素的一种模式具有另一种模式的特点
- block 转换为块元素
- inline 转换为行内元素
- inline-block 转换为行内块元素
转载自:https://juejin.cn/post/7000744463228207118